第129章 網絡祭掃

布岱公司。

“喪葬祭掃服務平台?”上官靜嫻看完苟玳的提案, 語氣裏是抑制不住的質疑。

近些年,國家一直在提倡網絡祭掃,其早已不是新鮮業務。

喪葬協會設立的公墓陵園網站, 民間自行創辦的掃墓網站等, 早已層出不窮。基本上每個陵園都會配套該項服務。

網絡祭掃有肉眼可見的好處——

不用燒紙、放鞭炮,減少汙染,對環境有益;

減少節日火災、交通擁堵等問題, 對社會有益;

不用千裏迢迢去陵園折騰, 身心輕松, 對個人有益。

然而網絡祭掃始終沒有發展起來,像是一個空有概念卻並不被社會接受的邊緣體。

莫說社會的爭議, 便是布岱公司內, 眾人顯然也對其多有排斥。

傅巧明頗有看法:“不是我說, 現代人什麽東西都是速食的,友情是, 愛情也是。以前還能有‘雲中誰寄錦書來’的盼望和美好,現在全程微信戀愛、分手。這個月結婚下月離婚的一堆,都和兒戲一樣。難道連祭拜個長輩也要速食化?沒錢的網上點個免費香,有錢的買點道具,開個白鉆,像布置QQ空間一樣布置靈堂?成何體統?”

沈憐花也難得不和傅巧明擡杠,贊同道:“祭拜這事, 重要的是有這份心,不拘泥於形式。可怎麽說呢, 還是要回家祭掃才會有感覺, 和親朋聚一聚, 看看家鄉長輩, 順道踏個青。我們那裏有‘清明夜大如年’的說法。雖說掃墓、獻花、燒紙也只是一種形式,可把這些放到網絡,就變成了兒戲的形式。”

上官靜嫻則喜歡數據說話,在眾人討論時,已經立馬搜索好相關論證。

“這裏有一組去年的調查,是《北城日報》在清明發起的關於網絡祭掃的問卷。對於網絡祭掃,有42%的網友認為無所謂,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40%的網友表示反對,認為是對傳統文化不尊重,有悖於清明的意義;只有18%的網友明確表示,贊同網上祭掃,認為其是符合新時代形式的祭奠方式。”

“若這組數據說明不了問題,其另外一項問卷更有針對性,幾乎是同一批用戶,調查在各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會選擇網絡祭掃還是回家掃墓。76%的用戶明確表示回去,23%的用戶表示看情況,只有1%的用戶明確表示選擇網絡祭掃。”

“很顯然,網絡祭掃對於國人的傳統觀念,依舊是很大的沖擊,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項目。”

上官靜嫻說罷,王飛牛也難得沒有當“苟吹”,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實是否有悖於傳統習俗倒是其次,我們是商人又不是消費者。更重要的,還是這個項目是否盈利。線上祭掃項目其實已經出現很多年,但至今能夠存續的網站極少,也很難成規模。如果他真的好盈利,早就有大量資本湧入該行業。”

剛回歸工作崗位的肖錢也站到了統一戰線:“怎麽說呢,會用網絡祭掃形式的人,應該是不太拘泥於傳統習俗,比如像我。可像我這種不信神靈不信來生的人,我認為活著對人好重要,死了就是一把土。我連生死都看開,也不在乎祭掃形式,又何必在網絡上假惺惺呢?”

李小白搖搖頭,習慣性吟詩一首:“掃墓祭祀緬故人,寄托哀思承傳統。網絡掃墓多兒戲,斂財死者恐爭議。”

面對布岱核心員工的零支持率,苟玳非但沒有惱火,甚至有些愉悅。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正因為該類項目爭議過多,他的破產計劃才有可信性。

當然,布岱眾人提到的問題,他也非沒有考慮,畢竟系統評分裏,還需要達成經營、盈利等要求。

“大家的意見都很好,不過大家考慮的問題,我也有思考過。”

“首先是飛牛說的,最重要的盈利問題。傳統的網絡祭掃收費,主要是對用戶收費。”

苟玳說著,在投影屏上顯示了一個祭拜網站的首頁。

“這是一個相對有代表性,用戶群體較多的祭拜網站。我們看到,其承諾‘建管免費’,這也是吸納用戶的一種手段。”

苟玳說著,點進網頁,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一個紀念館。

會議室眾人不由自主抖了幾下。苟老板果然是不拘小節,連生死之事都不忌諱。

苟玳生成的紀念館是一個網頁,有一墓碑,一擺放蠟燭果盤的案台,背景是明月和桃花。左邊是死者簡介,右邊則是一些小圖標,寫著“祭拜”“獻花”“敬酒”“香燭”等字樣。

苟玳:“目前的祭祀網站基本八九不離十,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模板,當然,如果你花錢,就能把墓園建設得豪華一些。”

苟玳話音未落,仿佛要印證他的話,網頁跳出一條提示【您當前使用的是免費紀念館,是否升級紀念館,給逝者至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