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登陸倒計時(第2/3頁)

平常時期都可以躲,現在敵人要登陸英倫三島,再躲家都要沒了。

作為海軍大臣,斯溫丁現在是壓力山大,生怕一不小心葬送了皇家海軍,成為不列顛的罪人。

當然,感受到了壓力不光他一個,英國政府高層有一個算一個,現在全部都在承受“高壓”。

如同暴風雨來臨前一樣,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

……

“從搜集到的情報來看,敵人已經完成了集結,近期就會向我們發起進攻。

考驗大英帝國的時候來到了,盡管我們在之前的戰爭中失利,但我們決不屈服,我們將戰鬥到底。

不同於之前的任何戰役,現在我們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充裕,四千萬英國民眾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

敵人選擇進攻英倫三島,絕對是一個錯誤,在這裏我們有……”

——1905年4月27日,坎貝爾首相《英倫保衛戰宣言》。

判斷一個國家、民族是否偉大,看他們在危急時刻的表現就知道了。

能夠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稱霸世界,不列顛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伴隨著局勢的不斷惡化,或許是大家意識到了危險,英國政府的內部鬥爭,也漸漸緩和了下來。

反對黨雖然依舊在抨擊政府,但現在只停留在口頭上,實際上行動中他們已經放棄了拖後腿。

經過媒體的不斷宣傳,上至王公貴族,下到普通英國民眾,都知道這場戰爭意味著什麽。

在大陸聯盟的高壓下,大英帝國這台戰爭機器,終於全速運轉了起來。

終於內部團結了,坎貝爾首相卻絲毫沒有感到高興。如果可能的話,這份在敵人威脅之下,取得的國內團結他寧願不要。

“萬眾一心,所向匹敵”。只是一個政治口號,真正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實力。

對大英帝國來說,局勢已經惡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縱使贏得了英倫保衛戰,也只能暫時免除亡國之危。想要贏得戰爭,依舊是遙遙無期。

陸軍大臣馬庫斯:“為了攔截敵人登陸,我們已經在英吉利海峽沿岸部署了一百萬軍隊,後方還有五十萬機動部隊隨時可以增援。

除此之外,我們組織了一百萬民兵,負責後勤運輸。如果戰勢緊急,也可以增援上去。

不過,這只是最壞的打算。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是將敵人擋在英倫三島之外。

戰火一旦燒到了本土,即便是將敵人全部殲滅,我們也輸了。”

看得出來,陸軍是真的盡力了。從戰爭爆發到現在,陸軍已經陸續向印度、好望角、中南半島增援了五十萬、十五萬、五萬部隊。

為了維護愛爾蘭、蘇格蘭的穩定,又在兩地共計駐紮了十八萬部隊。

以不列顛四千萬的人口,動員了這麽多部隊,真的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兒。

尤其是這四千萬人口中,還有三百五十萬蘇格蘭人和四百四十萬愛爾蘭人。

蘇格蘭人也就罷了,雖然也有矛盾,總體上還是認同不列顛的。

愛爾蘭就不一樣了,最近半個世紀被欺負的太慘。當地人口從19世紀中期的八百二十萬,下降到了現在的四百四十萬,滿肚子都是怨氣。

幸好愛爾蘭島的位置靠後,要不然敵人從愛爾蘭登陸,遍地都是帶路黨。

為了安全起見,征召的愛爾蘭士兵、蘇格蘭士兵,基本上都派往了殖民地。

抽走了大量的青壯,地方上暫時是安穩了。不過想要他們為這場戰爭出力,也指望不上了。

即便是盡了全力,馬庫斯心裏還是沒底。敵人是整個歐洲大陸,要龍蝦兵單挑群雄,難度太大了。

“海軍也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為帝國而戰。我們懷著必勝的信心,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偉大的不列顛。

只是敵人的空中優勢不容小覷,在決戰開始前,最好能夠先擊敗敵人的空軍,再不濟也要拖住他們。”

喊著最響亮的口號,幹著最從心的事。不是斯溫丁慫,實在是這場戰爭確實難打。

大陸聯盟各國的海軍加在一起,無論是主力艦數量、還是軍艦總噸位,都不弱於皇家海軍。

要不是對面是多國聯軍,指揮上做不到上下如一,皇家海軍根本就沒有多少贏面。

為數不多的贏面,還被敵人空中優勢給抹去了。搞得皇家海軍遲遲不敢抵達戰場,硬是要等最後一刻,以降低被空襲的風險。

陸軍和海軍都有充足的理由,空軍就尷尬了,想要推脫都不行。局勢惡化到現在這種地步,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就是空軍不給力。

比原時空都慘,起碼二戰時期英軍戰機不比德國人差,還有美國奶媽補血。

現在受限於工業實力,本土生產的飛機性能差一截,美國人生產出來的戰機,更是只能用作日常訓練,拿出去決戰就是送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