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2/3頁)

何況,維也納政府還許以重利,直接拿出“印度”做誘餌,讓各國政府如何能夠忍得住?

在各國的積極支持上,大陸聯軍已經有了雛形,只差最後的整合。等這些工作完成,就是該進行決戰了。

相比大陸聯盟成員國的集中,大洋聯盟的成員國就要分散的多,一個個都在天南地北,想要集結起來都要漂洋過海。

力量整合難度,大了不只一個档次。

盡管英國政府已經非常努力了,可受限於距離,大洋聯盟的整合進度慢了不只一步。

如果戰爭持續個兩三年,大洋聯盟的力量自然可以匯聚起來;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敵人肯定不會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時間。

眼瞅著敵人的力量不斷壯大,戰場上的局勢對大洋聯盟越來越不利,各國政府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各國的海軍已經參與到了護航運動中,空軍也抽調了精銳飛行員增援不列顛,陸軍也開始了集結。

只是想要擊敗大陸聯盟,這些仍然不夠。集結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力量,在這年頭就是無敵的。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卷入這場戰爭,就是一個錯誤。

只可惜這個世界上什麽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參加戰爭容易,想要退出來就難了。

明面上,大家還是不列顛的好盟友,正在為這場戰爭而努力,私底下卻已經暗流湧動。

一切都看最後的決戰,如果不列顛能夠在粉碎“海獅計劃”的前提下,同時保住印度,那麽大家還是好盟友。

但凡是其中之一發生意外,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忍痛割肉以止損。

只能說經驗主義害死人,最近兩百年每一次歐陸戰爭,英國人都是最後的大贏家。

長期以來的勝利,給大家帶來了信心。再加上皇家海軍擁有海權優勢,各國又孤懸海外,預料中最壞的結果無非是不敗不勝。

按照英國人的許諾,縱使不敗不勝,大家也可以瓜分神羅、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海外殖民地。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錯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就如同遲暮中的老人,再也不復往日裏的活力。

……

國際上外交風雲再起,戰場上也是四面開花。隨著馬六甲海戰的失利,英國人不得不在遠東地區進行戰略收縮。

除了中南半島依舊在戰鬥外,其它地區都已經忍痛割肉。可這還是不夠,大陸聯盟沒有給他們喘口氣的機會。

意氣風發的威廉總督,現在是痛苦並快樂著。男兒都有一個馳騁疆場的英雄夢,現在統帥大軍的機會終於來了,威廉卻頭疼了。

不是誰都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能力,起碼威廉總督就沒有統帥百萬大軍的能力。

如果不是戰爭爆發,恐怕誰也不敢相信,大陸聯盟在南洋地區居然能夠動員出上百萬大軍。

然而,現實卻真實發生了。荷蘭人出兵十萬、西班牙人出兵八萬、葡萄牙出兵三千、加上奧屬南洋直屬部隊十三萬,會同陸陸續續趕來的貴族聯軍、民間武裝,總兵力硬是突破了百萬大關。

這還不是全部,每天都有新加入的部隊,仿佛是源源不絕,搞得威廉總督都頭大。

不同於非洲那種組織框架完善,直接按照之前的預備役構架編制就行,南洋這邊大都是散裝的。

光歐洲移民,自然湊不起百萬大軍,可是加上蘭芳自治省,就變得綽綽有余了。

要怪只能怪軍功爵位體系吸引人。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弗朗茨大帝的信譽早就已經深入人心。

往日裏,大家想要參與都沒機會。主要是距離戰場太遠,征召令到不了這邊人就湊齊了。

現在機會送上了門,蘭芳的華人家族也坐不住了。在利益的驅勢下,大家克服了對英國人的恐懼,紛紛加入到了戰爭中來。

再加上貴族為了謀取更大的軍功,不斷擴招私軍,聯軍的隊伍急劇擴張。

不愛戰爭,那只是利益不夠。誰都知道皇帝出手夠大方,分地都用公頃做單位。

即便是拿不到爵位,分一塊土地也是值得的。富貴險中求,但凡是想要翻身的有志青年,都出現在了軍隊中。

如果仔細深究的話,還可以發現留學生的身影。不光是自己參與,甚至還回國拉人。

百萬大軍氣勢是上去了,可戰鬥力卻下來了。除了直屬部隊外,就只有部隊貴族私軍有戰鬥力,剩下的都是烏合之眾。

包括西班牙、荷蘭派出來的部隊,在威廉總督看來,都是跟著打醬油的。

明知道是烏合之眾,威廉卻不能拒絕大家的參戰熱情。一方面是利益捆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給英國人施加足夠的壓力。

甭管是不是烏合之眾,數量在這裏放著,英國人就必須要分出重兵過來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