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識破(第2/3頁)

或者是維也納政府覺察到了我們的意圖,故意放出了消息,企圖打亂我們的戰略布局。

反對黨只是利用這個契機,借助媒體的力量在後面推波助瀾。真要是掌握了我們策劃戰爭的證據,他們早就去議會彈劾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這種局面,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直接將帝國同神羅之間的矛盾明面化,我們也可以趁機宣揚神羅威脅論,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截止到目前為止,外交部已經收到了歐洲多國的詢問函,還有荷蘭政府牽頭發出的和平倡議書。

表面上來看,這是歐洲各國都不想這場戰爭爆發,更深層次的原因又何嘗不是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忌憚呢?

要知道在歐陸戰爭時期,維也納政府可是一呼百應,沒有花多大代價就組建了反法同盟。”

別看亞當分析得頭頭是道,實際上他內心也是慌得不行。不管消息是誰放出去的,敵人都會產生防備。

本來就在為怎麽忽悠神羅海軍主力出來發愁,現在敵人有了防備,那就更難以實現了。

無法在開戰第一時間重創神羅海軍,他們的速戰速決計劃,就宣告破產了。

戰爭一旦持續下去,不列顛的好日子就結束了。別的不說,歐洲市場算是徹底沒了。

看看歐洲各國的反應就知道了。大家反對兩國開戰,除了擔心站錯隊外,更重要的還是擔心戰爭持續下去。

在外界看來,神聖羅馬帝國擁有陸權優勢,不列顛則擁有海權優勢,真要是打了起來,一時半會兒誰也奈何不了誰。

荷蘭反應最為激烈,除了地理位置坑外,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嚴重依賴海上貿易。

一旦不列顛和神羅的戰爭陷入焦灼狀態,互相封鎖是必然的,海上貿易中斷是必然的。

要是短暫性的三五個月友誼賽,那還沒有關系,大家忍忍也就過去了。

要是戰爭持續個三年五載,不用懷疑荷蘭、葡萄牙這種嚴重依賴海外貿易的國家,想不崩潰都難。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幫助一方贏得戰爭,盡快結束貿易封鎖。

要麽歐洲各國一起跟著不列顛混,聯合將神羅拉下馬;要麽大家跟隨神羅的腳步,一起拼命爆軍艦,幹翻皇家海軍。

毫無疑問,不管是跟誰混,大家都會損失慘重。尤其是荷蘭這個極有可能淪為戰場的苦逼,就算是跟對了人一樣要虧本。

別指望靠戰利品彌補損失,那就是一個畫餅。前面的反法戰爭就是一個例子,名義上大家都拿到了巨額賠款,現實卻是法蘭西政府沒錢支付。

沒錢就是沒錢,甭管你有千般能耐、萬般手段,法國政府還是變不出錢來。

像比利時這個苦逼,若不是戰後從法蘭西割回了一塊土地,那簡直就是血本無歸。

小國的體量有限,實力支撐不起野心。估摸著想要在英奧戰爭中漁翁得利的,除了沙皇政府之外,也就萬裏之外的合眾國了。

其它國家有沒有野心都一樣,自家的腸胃不好,不能吃油膩的食物,肉送到了嘴邊,也只能聞聞味。

作為不列顛的外交大臣,亞當的個人能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可惜現實擺在眼前,任他多能忽悠,也沒有把握把人都拉到自己這邊。

當然,他們也可以效仿原時空的靈活外交策略,允許各國保持中立,並且從事海外貿易。

只是這需要對手配合,要是維也納政府不買賬,硬是要拉人入夥,大家還是要必須選擇陣營。

歐洲各國能夠扛下神聖羅馬帝國的外交壓力麽?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理論上來說,只要歐洲各國一起抱團中立,維也納政府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可是這種幾率太低了,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份勇氣。人心不齊,只要有幾個國家帶頭站了隊,剩下的都只能跟著站隊。

局勢對不列顛已經非常危險。一旦操作失誤,那麽站在不列顛對面就不僅僅只是神聖羅馬帝國,而是整個歐洲世界。

財政大臣阿斯奎斯:“爵士,歐洲各國都是墻頭草,他們的立場從來都不曾堅定過。

因為地緣政治的緣故,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和神聖羅馬帝國比。

純粹依靠政治手段,我們未必會落入下風;可是維也納政府一旦采取軍事手段,直接進行武力威脅,我們就很難同他們競爭了。

除非我們能夠拉攏俄國和西班牙,只有他們兩國一起牽頭,歐洲各國才有可能頂住維也納政府的壓力。

考慮到我們同俄西兩國的關系,我不認為現在能夠把他們拉過來。若是能夠讓他們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那就是上帝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