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下不來了(第3/4頁)

搞不好鍋沒甩出去,又給自己搞出一個敵人來,那就完犢子了。

陸相山縣有朋:“首相,你覺得我們給出一個幕後黑手,俄國人會信麽?

事情都到了現在這一步,我們和俄國人之間根本就沒有緩和的可能了。

縱使沙皇政府能夠忍住不發作,西伯利亞鐵路一通車,俄國人還是要東進,到時候仍然免不了一戰。

與其等俄國人來了被動應戰,還不如現在就開始做準備,搶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前動手。

至於國際影響,都到了現在這一步,無非是賠禮道歉、賠償死者家屬撫恤金,向各國做出保證禁止類似情況發生。

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大不了接受制裁。只要帝國把態度放低一些,歐洲各國是不會因此出兵的。

你們大可放心,這種制裁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只要我們同俄國人的戰爭爆發,英國人會想辦法幫我們解除封鎖的,相信神羅也不會攔著。

就算是受到了封鎖,我們也可以進行走私。除非各國派出艦隊到我們家門口緝私,要不然封鎖就是名存實亡,資本家們有的辦法繞開。

真正受影響的還是糧食等大宗商品,只要我們上下一心,這一段苦日子很快就會過去。”

政治是復雜多變的,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得出來的結論也不一樣。

被文官視作洪水猛獸的外交責難,到了主戰派眼中,就變成了機會。

此刻的日本政府,就像是被逼上了梁山,再也下不來了。

伴隨著最後一層窗戶紙被捅破,主和派的所有幻想也隨之破滅。所有人都意識到了日俄之戰已經無法避免,區別只是爆發時間的問題。

室內的氣氛變得更加壓抑了,涉及到了國家命運,沒有人敢輕易做出決定。

半晌功夫後,伊藤博文率先打破了沉默:“日俄之戰確實無法避免,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俄國人需要等鐵路通車,帝國又何嘗不需要時間準備?以帝國目前的狀態,根本就沒有能力進行一場大戰。

更何況這背後還有一個挑起事端的野心家,更是令人防不勝防。

如果不把這個家夥揪出來,誰知道還會折騰出什麽事來,帝國可經不起他們折騰。”

說話間,伊藤博文還將目光投向了軍方代表,仿佛是在警告他們不要玩兒火。

產生懷疑的不光是伊藤博文,包括明治天皇看軍方將領的眼神都發生了變化,仿佛在搜尋著什麽。

沒有人喜歡被懷疑,只不過軍方將領現在也是有口難辯。莫說是文官在懷疑,就連他們自己都在相互懷疑。

這種做事風格,實在是太像陸軍的操作了。尤其是策劃這次遊行的激進團體,還和軍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就算引爆現場的槍擊事件不是他們策劃的,但暴力沖擊俄使館,致使俄國駐東京外交人員團滅的事,總和他們脫不開幹系。

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現場要是沒有人領頭,縱使發生了槍擊事件,場面也不會立即失控。

別的不說,子彈飛來的方向總要先確定一下吧?

啥也不想,口號一喊就一股腦的往俄使館中沖,事發時警察又恰好都被調開了,這未免也太過巧合。

太多的巧合加在一起,那就不再是巧合。尤其是在兇手沒有抓到的背景下,大家想到的就更多了。

或許別的國際勢力,也有能力策劃槍擊事件,但要說控制遊行民眾,那就太扯淡了。

要知道狂熱的民族激進主義份子都是極端愛國者,想要收買他們可不是一件輕松事。

能夠準確把握時間、地點進行埋伏,要說事先沒有做準備,換誰也不會相信。

能夠提前收到消息,在射擊後迅速撤離,不留下蛛絲馬跡,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

國際勢力能不能做到,大家不敢確定,反正日本軍方肯定能夠辦到。在內心深處,眾人對軍方的忌憚紛紛提升了不只一個档次。

明治天皇:“伊藤君說得不錯,幕後黑手必須要揪出來,要不然帝國就永無寧日了。

憲兵隊立即緝拿策劃這次遊行示威活動的組織者,嚴查背後的指使者,責令學校加強管制,取締這些非法組織。

另外,加強使館區的警力配備,禁止任何遊行活動靠近使館區。”

盡管沒有明說,但是從明治天皇的眼神中,大家也能夠看出來,他是懷疑上了軍方。

解釋是不可能解釋的,日本軍方內部同樣是山頭林立,各種亂七八糟的團體一大堆,軍方自己都不一定能夠搞清楚。

偶爾出現幾個腦殘的家夥,那完全是正常現象。遙想當年尼古拉訪問日本,還遭到日本政府安排的衛兵刺殺。

對軍中極端主義盛行的問題,實際上軍方高層也非常頭疼。一直都在想辦法解決,可惜最終都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