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使館危機(第2/3頁)

和俄國人對上,不光軍事上壓力大,財政上的壓力更大。

從這方面來看,日俄兩國也差不多,都是腰包比臉還幹凈的窮國。

首相大隈重信:“伊藤君,這只是正常情況下的推論,但是別忘了俄羅斯帝國經常不正常。

我研究過俄國歷史,沙皇政府很多時候做決策,都是不經過大腦的。

最為著名的就是彼得三世,因為個人喜好背盟援普,直接斷掉了俄羅斯帝國的西進之路。

不出名的就更多了,包括近代俄羅斯帝國的幾次戰爭,都很難說得上理智。

包括倍受俄國人推崇的尼古拉大帝,盲目發動了近東戰爭,雖然最後奪取了君士坦丁堡地區,看似贏得了戰爭。

可從俄羅斯帝國付出的代價就知道,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俄國人贏得只是面子。

接下來的亞歷山大二世也差不多,沒有仔細權衡利弊,就盲目和普魯士開戰。

最終確實贏得了戰爭,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俄羅斯帝國從頂尖列強跌落到了第二梯隊。

……

總之,沙皇政府做決策,我們不能以常理來判斷,要不然是會吃大虧的。”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嚇一跳。碰上一個習慣不按常理出牌的競爭對手,擱誰身上也會頭皮發麻。

事實上,利益推論法本身就不成立。國家之間確實是利益為先,但是統治者還是人。既然是人,那就不可能絕對的理性。

很多時候,政客們的個人喜好、感觀,同樣能夠影響政府決策,尤其是封建君主國家。

毫無疑問,俄羅斯帝國就是典型的封建君主國家。即便是有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同樣沒有能夠改變這一本質。

不能說全部由君主個人意志左右國家決策,但是君主的個人感觀,對國家決策的影響力卻是不容置疑的。

最典型的就是俄羅斯帝國高層清一色的反日派,沙皇政府中有很少有親日派這種生物。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尼古拉二世身上的兩道傷疤。僅憑這一條,就足夠讓大家仇視日本帝國了。

這也是政治正確。有人刺殺你效忠的君主,要是還無動於衷,那還想不想混了?

種什麽因,得什麽果。不管願不願意,日本政府都要為此前的失誤買單。

當然,眾人還想到的更多。貌似沙皇政府最近幾十年的決策失誤,最後都讓奧地利撿了便宜。

由不得他們不多想,一次可以是巧合,兩次三次的巧合,那就未免太過巧合了。

想歸想,大家現在能夠做的,實際並不多。他們都能夠看出來問題,其他人同樣能夠發現問題。

包括沙皇政府高層,同樣發現了這些問題。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每任沙皇繼位後,所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擺脫對維也納的依賴。

沒有人願意被人牽著鼻子走,更何況是桀驁不馴的毛熊。

只是現實和理想差距有點兒遠,真要是讓他們自斬一刀,切斷俄奧之間的聯系他們又下定不了決心。

既然分不開,那就只能在做決策的時候小心謹慎,避免被帶偏了節奏。

畢竟,這種影響都是暗地裏進行的,明面上維也納政府又沒做什麽。

縱使踩了坑,沙皇政府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面吞。對外那是萬萬不能承認的,真要是揭開了蓋子,那也只能證明他們自己無能。

……

兩國政府都在想辦法避免戰爭,日本政府做得只是略微多了一點點,加強了對俄國人的防備。

可是民間就不一樣了,俄羅斯帝國反日情緒高漲,日本國內的反俄情緒同樣濃烈。

望著外面黑壓壓一片的抗議人群,搞得俄羅斯駐日使館的工作人員,連買菜都不敢出門了。

滔滔不絕的咒罵聲,從早到晚仿佛是永不停息,搞得弗托裏亞克公使是火冒三丈。

“撥通日本外交部的電話。”

工作人員小聲提議道:“公使閣下,電話線被人切斷了,要不我們發電報吧?”

看得出來,弗托裏亞克公使在使館內還是非常有威望的,工作人員是一點兒也不敢紮刺。

弗托裏亞克公使怒吼道:“那還站在這裏幹什麽,不趕快去發!”

剛剛吼完,弗托裏亞克意識到了自己失言。既然要發電報自然要有內容,自己啥都沒說,下面做事的自然要等著了。

“抱歉,弗蘭克。我不是故意的,剛才只是被日本人給氣糊塗了。

外面的動靜那麽大,我不信日本政府不知道。明知道有人搗亂還不制止,這是在對偉大的俄羅斯帝國進行挑釁。

讓衛兵們做好準備,只要有人敢越界,就不用給我客氣。”

毫無疑問,最後一句只是氣話。如果敢開槍的話,下面的人早就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