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看不懂的資本(第2/3頁)

除非把閱兵的地點換在海上,集中幾十條戰列艦來一次表演,估計還能夠讓英國人頭疼幾天。

布拉德公使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咖啡,回答道:“維也納政府的目的,自然不僅僅是為了向英國人示威。

如果想要給英國人找不痛快,還不如直接增加海軍預算,多造幾條軍艦來得有效。

大臣閣下,莫忘了除了英國人之外,歐洲大陸上還有一只北極熊。盡管這只熊現在冬眠了,但是誰也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

尤其是他們剛剛換了沙皇,而新繼位的尼古拉二世沙皇,最近又在國內開始了折騰。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個人判斷神羅這次國慶閱兵,是弗朗茨大帝又在敲打俄國人了。

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每一任有野心的沙皇繼位,俄奧關系都會緊張一段時間,在碰壁之後,兩國關系很快又會恢復正常。

當然,也不排除向世界各國示威的意圖。畢竟,他們現在又是霸主了,總得做點兒什麽。”

最近幾十年,提起“俄奧聯盟”,就沒有歐洲政客不頭疼的。可以說這個聯盟,直接決定了歐洲局勢的走向。

然而,這個看上去牢不可破的聯盟,內部關系卻遠遠沒有外界看到的那麽和諧。

圍繞著聯盟主導權之爭,俄奧兩國暗地裏的鬥爭就沒有停過。直到最近一些年,奧地利憑借經濟上的優勢逐步取得了聯盟主導權,鬥爭才逐漸緩和了下來。

然而,沙皇政府又怎麽可能願意給人當小弟呢?從亞歷山大二世開始,幾乎每一任沙皇都為了擺脫奧地利影響,做出過努力。

很遺憾,沙皇政府實在是太窮了。每一次他們的經濟剛剛有所起色,新的戰爭就接踵而至。

最終的結果就是每一次戰爭過後,俄羅斯帝國對奧地利的依賴就增大了一分。

從最初的經濟,再到軍事,接著是工業體系,現在已經到了文化藝術,兩國之間的聯系實在是太過緊密。

前不久爆發的經濟危機就是例子,神聖羅馬帝國經濟出現問題,俄羅斯帝國連掙紮的余地都沒有,就被直接拖下了水。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沙皇政府統治階級的利益,都和奧地利綁在了一起。

如果他們倒黴,奧地利或許只是短時間的陣痛;但是奧地利一旦出了問題,他們的錢袋子一定跟著完蛋。

若不是如此,沙皇政府也不會輕易被忽悠加入反法戰爭,更不會坐視神聖羅馬帝國復立。

發展到了現在這一步,已經不是某個人說反對,就能夠反對的了。任何破壞兩國關系的行為,都是在動官僚貴族們的奶酪。

真要是翻了臉,維也納政府放非洲農產品入市,放開礦產資源開發限制,俄羅斯帝國的農業、采礦業,馬上就要完蛋。

不光是官僚貴族不答應,下面的買辦、民族資本家同樣也不答應。在買買買的同時,俄國工商業的命脈也不可避免俄交了出去。

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反對,僅僅只是沙皇想要改變,最終的結局不用想也知道。

這個結論,可不是布拉德公使憑空猜想出來的,而是英法用了數十年經驗教訓換來的。

為了拆分俄奧同盟,法國人努力了三十多年,英國人努力了四十年,無數的國際關系專家學者苦心研究,最終才得出了這個結論。

想要破壞兩國關系,最簡單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沙皇政府發生政治地震,將原來的既得利益者全部清洗出局。

並且,新的統治階級還必須富有戰鬥力。不光要能抵禦敵人的糖衣炮彈,更要做好長期吃苦耐勞,隨時鎮壓國內破產工農造反的準備。

“恩!”

只要不是針對西班牙,對俄奧之間的爛事,儒尼奧爾完全沒有摻合的心思。

“只要不涉及到我們,那就看熱鬧好了。對了,借款的事情,你和維也納的銀行家們談得怎麽樣了?”

儒尼奧爾可沒有忘記自己來維也納的目的,只要能夠借到錢,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提及借款,布拉德公使臉上的笑容一下子不復存在。沉默了片刻功夫後,才緩緩說道:“大臣閣下,你是知道的。那幫吸血鬼,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

不光貸款利息高,而且他們還要求提供抵押品,並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抵押品。

他們想要我們用比賽塔的發行權做抵押。”

布拉德公使也很無奈,以西班牙政府的財政狀況,普通的商業銀行根本就不可能放貸。想要獲得貸款,那就只能去找那些不普通的投機銀行、或者是金融小貸公司。

利益最容易使人迷失,看著海外的銀行家們一個個把手深向了政治,甚至有人直接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權,神羅金融界同樣也有人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