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領主的煩惱(第2/3頁)

像日本這種沒有油水的硬骨頭,就算是送上門去,人家都不會要。幹涉菲律賓戰爭,那只是因為外交戰略需要。

歐陸聯盟聽起來霸氣,真正有能力幹涉南洋事務的,也就神羅和荷蘭兩國。一旦兵戎相見,戰爭的主力肯定是神羅。

拿日本人開刀簡單,問題是維也納政府已經上岸了,現在是注重吃相的時候,不可能打菲律賓的主意。縱使打趴下了日本,維也納政府也收不回成本。

何況,日本也不是沒有後台。縱使不重視這個小弟,只要能夠神羅制造麻煩,倫敦政府就不會放棄對他們的支持。

歐陸聯盟的面子問題,伊藤博文早就知道了,從外交照會開始,東京政府就知道菲律賓群島不保。現在還僵持著,無非是為了利益最大化。

能不能從西班牙手中訛一筆補償金是次要的,關鍵是撤離搬家需要時間。日軍在菲律賓群島上的收獲,必須要運回國去才能夠作數。

想要順利的把財貨帶回去,西班牙海軍就是一道繞不過的坎。盡管日本海軍牽制了西班牙海軍主力,可是人家的巡洋艦一樣可以出來搞事情。

這種神羅制造的破交艦,沒有太大的優點,就是跑得足夠快。正面決戰不行,但是敵後破交卻是一個頂倆。縱使在海上遇上了,日本海軍也追不上。

類似的軍艦不列顛自然也能造,問題是作為全世界最牛的皇家海軍,直接杠正面就足夠了,破交什麽的那是弱者才需要考慮的。

沒有需求,自然就沒有建造。日本政府需要可以訂做,可惜戰場上已經等不及了。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政府最需要的就是先停火。只有海上安全了,他們才能夠將收獲的財富,順利運回去。

明擺著的事情,自然瞞不過西班牙人。作為被搶的一方,西班牙人自然不願意看到日本人把自己的財富弄走。

雖然西班牙有歐陸聯盟支持,但是日本人也不是沒有倚仗。別的不說,至少菲律賓群島大部分地區還在日軍手中。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真要是逼急了,日本人還可以玩兒焦土戰略,留下一片廢墟給西班牙人。

反正西班牙也沒有報復的實力,一旦日軍縮回了本土,西班牙就望洋興嘆了。

別看現在兩國海軍能打個半斤八兩,那是建立在有神羅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就近進行補給和軍艦維修,要是換一個戰場情況就會大不相同。

從英國人口中知道了歐陸聯盟的目的,伊藤博文深深的松了一口氣。

弱國無外交,原時空占據優勢的日本,都被列強逼著放棄遼東,現在就更不用說了。

西班牙可還沒有敗,盡管在戰場上吃了大虧,可是有神羅在背後支持的西班牙,軍事實力卻不降反升。

除了這些因素外,還有一個促使日本政府放棄的原因,就是國內快要支撐不住了。

受菲律賓戰爭的影響,神羅這個南洋最大的糧商切斷了對日糧食出口,搞得日本國內米價飆漲。

在這個問題上,英國人同樣幫不上忙。中南半島才剛剛占據不久,約翰牛也沒有種田的天賦,沒有大量對外輸出糧食的能力。

歐陸聯盟又卡死了馬六甲海峽,逼得日本政府只能從遠東帝國、或者是從合眾國進口。

遠東帝國的糧食自身都不夠吃,出口價格自然也低不了;合眾國也不是曾經那個合眾國,盡管有能力出口糧食,但是在成本控制上遠不如南方的聯盟國。

本身成本就不低,加上運輸成本,以及資本家們的趁火打劫,糧食到了日本之後和廉價自然扯不上關系。

調停會議能夠順利召開,除了歐陸聯盟的面子外,日西兩國都撐不住了,同樣也是重要原因。

除了最初的一記悶棍外,進入正式談判後,談判的主動權還是回到了日西兩國代表手中。

規則制定者也是需要遵守遊戲規則的,拉偏架可以,過度就不行了,各國代表都回到了自身調停者的角色上。

“吵、吵、吵……”的談判模式,就此拉開帷幕。

……

非洲大陸,新奧特倫堡。

這座偏僻的小城,此刻已經張燈結彩歡迎新朋友加入。作為東道主的奧特萊斯子爵,站在了隊列的最前方。

按照慣例,普通的一次接待,又不是大人物要來,奧特萊斯子爵是不需要給予這麽高禮遇的。

沒有辦法,奧特萊斯子爵出身並不顯赫,往上追溯祖宗十八代大概可能出過貴族吧!

不光出身普通,就連家底也不厚實。真正開始發家,還從他父親開始的。靠著歐皇般的運氣,在三十多年前的奧撒戰爭中成功跨越了貴族門檻,成為了一名最低等的騎士。

然後,又趕上開辟非洲的時代機遇,成為了擁有封地的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