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心

裝甲部隊,在奧地利軍隊高層中還有一個別稱——“重裝騎兵”。

在很多人看來,這玩意兒就是騎兵的加強板,真正意義上的“鋼鐵騎兵”。

包括對裝甲部隊的使用,奧地利軍方也存在著爭議。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把裝甲部隊當騎兵用就好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看法也並非沒有道理,裝甲部隊和騎兵確實有很多相似性。

比如說:都比步兵貴,對後勤的需求大,遇到惡劣的冰雪天氣,行動要受限制……

很不幸萊茵河畔早就被冰雪覆蓋了,在深夜氣溫最低的時候,氣溫甚至有可能下降到零下十幾度。

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汽車想要發動,都要提前給發動機預熱,要不然都打不上火。

本質上來說,裝甲部隊和汽車也差不多,無非是對發動機動力要求更高一些。

在面對惡劣氣候的時候,兩者都差不多。不是不能使用,關鍵是在這種天氣故障率要高得多。

本身奧地利的裝甲部隊故障率就偏高,要是再挑選惡劣天氣行動,那場面簡直是不敢想象。

幸好中歐的冬天持續時間不長,惡劣天氣也就那麽幾天,做好保養工作也就抗過去了。

要是換了莫斯科的地獄模板氣候,估計戰爭還沒開打,裝甲部隊就要爬下五分之一。

硬著頭皮上,早就不是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的作風。隨著年齡的增長,阿爾布雷希特的用兵風格也越發穩健了。

不光是阿爾布雷希特,奧地利軍隊高層大部分指揮官的用兵風格,都是偏穩健類型的。

喜歡劍走偏鋒、出奇制勝的,就只剩下一幫中下層青年軍官了。

兩種用兵風格,沒有本質上的差距。無非是隨著身份地位的變化,思想觀念、眼界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在軍隊這個靠戰績吃飯的地方,年輕的時候想要向上奮鬥,只有冒險才能夠彎道超車,甩開同齡人。

事實上,奧地利軍隊高層的大部分將領,曾經也是喜歡劍走偏鋒的主,正是靠出奇制勝才甩開了競爭對手,一路平步青雲的。

現在只是身份地方發生了轉變,財富、身份、地位都有了。創業的時代已經結束,到了守業的時候,穩健思想又漸漸占據了上風。

凡事都有兩面性,從國家的角度來說,這肯定是有利的。

從本質上來說,軍事上任何劍走偏鋒的行為,都是一場賭博。

中下層軍官手中的籌碼小,只需要戰術問題,就算是輸上百八十次,奧地利也兜得起。

況且,能夠成為軍官的也沒有傻子,就算是進行冒險,也要有幾分把握才會行動的。

從總體上來看,贏得幾率還會更大,畢竟在賭局開始前,指揮官已經權衡過風險與收益。

很多時候,戰場上贏一次的收益,就可以抵消失敗數十次的損失。

說白了,他們拿出來冒險的籌碼,最多也就那麽千兒八百號人。賠了也就那麽多,賭贏了的收益可能就是一場戰役的勝利。

高層軍官就不一樣,他們往往決定著數萬、數十萬、乃至於上百萬軍隊的命運,任何一次失敗都會傷到國家元氣。

換個角度,站在軍人個人的立場上就不一樣了。在這種模式下,奧地利很難誕生名將。

沒有辦法,外界主流輿論推崇的名將,大都是劍走偏鋒、出奇制勝、以弱勝強的主。

那種堂堂正正、以勢壓人、全靠綜合實力打贏的戰爭,在大家看來都是理所當然,並不受認可。

這對奧地利軍官非常的不友好,或許在年輕的時候,還有這樣的戰績;可是隨著職位的上升,大家的戰績越來越平庸了。

從這方面來看,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無疑是幸運的。

剛出道就拿叛軍刷了副本,接著又遇到了土雞的副本,沒怎麽發揮就自動晉級為名將。

現在又趕了歐陸戰爭,弗朗茨搞出了一堆黑科技,讓他有機會踩著法國人走上神壇,成為新的“軍神”。

軍事會議結束後,阿爾布雷希特單獨留下了侄子:“弗雷德裏希,剛才你似乎有話要說,莫不是對我的安排不滿?”

“元帥,現在的天氣雖然惡劣,卻也沒有到裝甲部隊無法施展的地步。

趁法國人沒有反應過來,明天我們就發起突襲,裝甲部隊可以輕松撕碎法國人的陣地,全軍壓上去絕對可以重創法軍。

要是拖得時間長了,裝甲部隊恐怕會暴露出去,讓法國人有了防備。”

奧地利軍隊是非常重視規矩的,叔侄那只能是私底下的稱呼,在指揮部中對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的稱呼只有——元帥。

要是不重視規矩,歐洲貴族之間的關系那麽復雜,一不小心就會發現軍營中遍地是親戚,那會讓平民軍官直接絕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