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西線危機(第2/3頁)

隨行的中年男子忍不住提醒道:“陛下,這次離開路線是我們自己挑選的,即便是奧地利人也不知道具體路線,沒有安排船舶接應啊!”

流亡這麽多年,意大利獨立組織也是飽受社會毒打,現在對誰都不信任了。

即便是現在和奧地利是盟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都沒有接受奧地利使館安排的逃亡路線,而是臨時變更路線登上了福爾達號。

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緩緩說道:“有沒有人接應,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有人知道我在福爾達號上就行了。

現在距離荷蘭只有不足一百海裏,後面追來的英國軍艦只有兩艘,他們是沒有能力將一支船隊上所有人一起滅口的。

一旦靠近,就告訴他們福爾達號上面有一位尊貴的國王。後面追擊的英國軍官只要不傻,就會放我們離開。”

理論上來說,皇家海軍是不敢弑君的。可凡事都有意外,在這茫茫大海上,失蹤一艘船也不是什麽大事。

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登上福爾達號的事情,完全是臨時性的決定,只有有限的幾個人知道。

而且這些知情者都在倫敦,一旦英國人發了狠,來個殺人滅口,誰能夠證明是英國人幹的?

或許會留下蛛絲馬跡,可問題是得有人往下查才行,還不能是普通人。

福爾達號上的人都是臨時收編的小弟,忠誠度根本經不起考驗。前面說英國人不敢動手,那是為了鼓舞士氣。

……

1890年10月9日,在皇家海軍的護送之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抵達荷蘭。

追擊的理查德上校政治頭腦還是非常靈光的,在關鍵時刻果斷的做出了改變,將這次行程定義為替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護航。

至於中途發生的不愉快,那都是小問題。別說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還沒有復辟成功,就算是真成為了撒丁國王也得罪不起英國人。

實力不如人,這個虧他不吃的也得吃,甚至還要表現出一副吃得很開心的樣子,向外界證明英撒友好。

西線,經過了半個月的戰鬥,反法同盟已經處於了絕對的劣勢。

即便是本土作戰,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比利時還是沒有能夠逆襲。

奧地利的援兵還在路上,德意志聯邦行動遲緩,比利時盧森堡一線已經搖搖欲墜,就連萊茵蘭防線都出現了問題。

戰場上的形式日益嚴峻,利奧波德二世也沒有了往日的意氣風發。

“局勢對我們越發不利,德奧兩國的援兵什麽時候能夠抵達?”

坦率的來說,比利時軍隊這次的表現還是及格的。能夠以劣勢兵力,在戰場上硬抗法軍進攻半個月,已經拿的出手了。

外交大臣朱爾回答道:“奧軍主力於昨天下午抵達巴登,其中先頭部隊已經抵達萊茵蘭地區,預計五天後就會進入我國。

德意志聯邦的動員速度要慢一些,目前只有西部各邦國的完成了軍事動員,東部邦國還在進行中。

不過西部邦國動員起來的部隊,並沒有第一時間抵達前線,我們和德意志聯邦政府溝通過了,他們也拿這些邦國沒有辦法。”

指揮不統一這是德意志聯邦的頑疾,要是沒有這些內部問題,他們早就加入列強俱樂部了。

利奧波德二世疑惑的問:“前些日子,喬治一世不是說要親臨前線督戰麽,怎麽沒有了動靜?”

戰爭是風險也是機遇,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帝寶座,喬治一世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事實上,喬治一世的皇位不穩,除了奧地利虎視眈眈外,更重要的還是他個人君主威望太低。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德意志聯邦是特殊時期的產物,是英法俄等歐洲國家強加給德意志民眾的帝國。

強行搞出來的帝國,自然不能令大家滿意,尤其是對民族主義者來說,這個帝國就是恥辱。

這種背景下,下面的小邦國自然不會買中央政府的賬。

為了削弱中央政府的權威,保障自身的權力,甚至還有人故意宣揚漢諾威賣國論。

報紙上公開宣揚,哥達王朝這頂皇冠是列強對他們阻礙德意志地區統一的獎勵。

沒有辦法,漢諾威實力有限,沒有能力壓服這群小邦國,加上民眾又不支持中央政府,德意志聯邦從建立開始就處於弱勢地位。

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兩代德意志聯邦皇帝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說:努力發展經濟、開辟殖民地、合並普魯士王國等一系列措施。

成果是顯著的,效果麽這能說是一般般。畢竟這些東西,滿足不了民族主義者的胃口。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反法戰爭已經是喬治一世最後的機會。只要在戰爭中樹立了足夠的威望,戰後才有一搏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