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2/4頁)

除了權力損失外,更重要的還是切身利益損失。後勤部的崗位可都是肥差,只有同時把控了物資采購和發放,大家才能夠從中大發橫財。

為了打消軍方的念頭,阿根特不惜直接進行威脅。明確告訴伊萬諾夫元帥,沒有後勤部的配合,軍方根本就籌集不到物資。

手下人的鬥爭,亞歷山大三世假裝沒看見。

管兵馬的和管糧草有矛盾,那也是他樂見其成的;真要是兩人親如兄弟,亞歷山大三世才真的要睡不著覺。

見氣氛不對,財政大臣阿利舍爾開口勸說道:“好了兩位,後勤部增強前線調配官員的權力,直接向奧金涅茨上將負責,以保障前線物資的及時調配。

另外增加國內的物資運輸速度,數量不夠就從奧地利采購,反正要竭盡全力保證前線部隊所需。”

金主的面子不能不給,無論是後勤部還是軍方,都要靠財政部撥款。

在這種背景下,財政大臣也充當了協調各部門矛盾沖突的潤滑劑。雖然沒有首相之名,實際上也行使著部分首相的權力。

伊萬諾夫元帥沒有幻想著真拿到後勤權,普俄戰爭時期軍方都沒有拿到的東西,現在就更加不可能了。

只要能夠讓一線指揮官擁有對前線物資的臨時調配權,保障部隊的物資供應,他就滿足了。

伊萬諾夫元帥接受了,阿根特也找不到借口拒絕,只能硬著頭皮的接受。

物資調配混亂,也不是他故意給軍方拖後腿。發生這種事情的根本原因,還是物資總量供應不足。

這就涉及到深層次的原因了,其中牽扯到的利益集團太多,阿根特只能選擇捂蓋子。

在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免不了拆了東墻補西墻。很多時候的物資發放錯誤,就是前線的官僚被逼的沒辦法,借口發放錯誤拖延時間。

反正調換物資的程序很復雜,一來一回時間就過去。

本來該三個月的物資,很可能發放兩個月的就糊弄過去了,剩下的一個月就省了下來。

不對,應該說是欠了下來。什麽時候能夠兌現,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反正只要玩得不是太過分,就不會出現大亂子。

物資不足前線的俄軍怎麽辦?

這個問題,老祖宗早就想到了解決辦法,派兵出去搶就行了,反正這是俄軍的傳統。

當然這也是有風險的,原時空一戰時期,因為戰爭持續時間太長,俄軍找不到地方搶物資,這種套路就玩兒崩潰了,直接埋葬了俄羅斯帝國。

小插曲過去,亞歷山大三世笑道:“現在的局勢越發有意思了,奧地利人支持我們向英國人開戰,法國人也支持我們向英國人開戰。

法奧兩國居然想到一塊兒去了,這背後要說沒有陰謀,我是不會信。

你們覺得法奧兩國的真實目的是什麽?什麽樣的利益,足以讓他們送這麽大的便宜給我們?”

多疑是統治者的本能,法奧兩國的手段並不高明,存心挑起英俄戰爭的痕跡太明顯。

明知道這裏面有陰謀,俄羅斯帝國可能成為了一顆棋子,但是看在利益的份兒上,亞歷山大三世還是選擇了跳坑。

沒有辦法,現在的國際局勢非常明朗,俄羅斯帝國西進的道路已經被堵上了。

有普俄戰爭的教訓在,即便是最激進的主戰派,也不認為向歐洲大陸擴張有前途。

剩下就只有北上、南下、或者是東進。毫無疑問北上是沒前途的,北冰洋除了冰塊還是冰塊,僅有的北歐聯邦又是一個硬骨頭。

東進也不是什麽好選擇,氣候實在是太惡劣了。從西邊到東邊光路程就要一年時間,根本就不適合大軍行動。

南下成為了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雖然要和英國人競爭,可是這年頭幹什麽不要競爭呢?

就算是當棋子,亞歷山大三世也要做一顆隨時能夠跳出棋盤的棋子,而不是糊裏糊塗就被人當成了棄子。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從現在的國際局勢來看,法奧兩國支持我們和英國人開戰,外交部認為主要有三個可能。

其一、讓我們和英國人血拼,消耗我們的實力,法奧兩國可以坐享其成發戰爭財。

從目前兩國對我們的支持力度來看,發戰爭財的嫌疑可以排除,他們給我們提供的資金光貿易還收不回成本。

其二、利用我們重創不列顛,然後瓜分不列顛。

這種可能性更小。盡管法國人再三許諾,會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同英國人開戰,但他們要求奧地利先向英國人宣戰。

我們試探過了,維也納政府沒有做好同英國人翻臉的準備,更不用說和英國人開戰了。

其三、法奧兩國想要利用阿富汗戰爭,拖住我們和英國人,以方便他們在歐洲大陸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