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英俄戰爭爆發

倫敦

好不容易鼓足勇氣,下定決心和俄國人幹一仗的英國政府,直接被帕特裏克中將的求援電報搞懵了。

放下手中的電報,格萊斯頓首相疑惑的問:“前線不是已經有四十萬部隊了麽?為什麽還要援兵?”

不是格萊斯頓首相大驚小怪,實在是不列顛有史以來,就沒有玩兒過規模這麽大的戰略遊戲。

戰爭還沒有爆發,前線就聚集了四十多萬軍隊,要是再增援二十個步兵師,總兵力就要逼近七十萬大關了。

一場局部戰爭就玩兒這麽大,完全超出了格萊斯頓首相的認知範疇。

陸軍大臣羅薩裏奧:“首相閣下,陸軍部仔細研究了帕特裏克中將的求援電報,基本上可以確定他的要求是合理的。

俄國人來勢洶洶,根據情報顯示他們在中亞地區已經投入了五十萬軍隊,不排除後面繼續增兵的可能。

因為距離的關系,敵人的增兵速度會比我們快很多,必須要保障前線的兵力充足。

要不然遇到突發情況,只能指望印度總督區支援。恕我直言,印度總督區沒有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一旦同俄國人開戰,印度地區也會變得不穩,維持印度地區的穩定才是印度總督最重要的工作。

要是提前沒有準備,等戰爭爆發後,突然從印度地區抽到太多的兵力進入前線是不負責的表現。

其次,阿富汗地區一直都不太平,當地人和俄國人勾結了起來反抗我們的統治。

由於阿富汗地區多山,反抗組織的大本營都在深山老林中,我們在阿富汗地區的部隊進行了多次圍剿,都沒有把他們一網打盡。

一旦和俄國人的戰爭爆發,這些人又會跳出來搞破壞,我們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兵力應對突發情況,不讓他們和俄國人裏應外合。

……”

理由一大堆,總結起來就一條,那就是快點兒擴軍吧,前線快要等不及了。

盡管一直都後娘養,但陸軍也是有追求的。這種千載難逢的擴軍機會,說什麽大家也不會放棄。

文官出身的羅薩裏奧自然清楚這裏面的彎彎繞繞,但是作為陸軍大臣他的屁股已經決定了立場。

要是這個時候拆了軍方的台,那麽後面的工作也不需要做了,下面的人有得是辦法坑死他。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冷笑道:“閣下,你應該知道阿富汗的情況。前線要維持七十萬部隊作戰,你們陸軍部準備用多少人來保障後勤?

一百萬人還是兩百萬人,又或者是三百萬人,甚至是四百萬人?”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阿富汗是內陸國家,糧食布匹之類的物資或許可以讓印度總督區出,可是武器彈藥就必須要從本土運送。

如果把生產、運輸的人員全部加起來,沒有幾百萬人為前線的部隊服務,根本就支撐不起這種規模的勞師遠征。

陸軍大臣羅薩裏奧搖了搖頭:“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我們沒得選擇不是麽?

俄國人可不會管我們是否存在困難,只要準備好了,俄軍就會打過來。

為了印度的安全,我們必須要主動應戰。現在不打阿富汗保衛戰,未來就要進行一場恒河保衛戰。

至於現在面對的困難,並非沒有辦法克服,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

直接從印度地區征召勞工就是了,人力成本最高的一部分無非是國內的生產、運輸過程,咬咬牙堅持一下也就過去了。

以俄羅斯帝國的財政情況,他們不可能曠日持久的和我們爭奪阿富汗地區。

只要擊敗俄國人一兩次,讓他們意識到雙方的實力差距,後面的問題就好辦了。”

砸錢,這也是不得不為之。

俄羅斯帝國實力不弱,最大的問題就在財政上,財大氣粗的不列顛沒有道理放過這個明顯的漏洞,不和他們拼財力,跑去玩兒大決戰。

梭哈的一下子玩兒大決戰,看似威風八面,實則是提著腦袋在腰間跳舞,一旦失敗就把國運給搭進去了。

沒有印度的日不落帝國,還算得上是日不落帝國麽?恐怕要不了三五年時光,就只能退位讓賢了。

這也是大家最糾結的地方,出兵增援太費錢,家大業大的不列顛也會感到肉疼;不出兵增援,又擔心前線失控,俄國人會威脅到印度的安全。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格萊斯頓首相緩緩說道:“我們集體投票表決吧,把最終決議結果上報議會。”

在情況不明、又不願意獨自承擔責任的情況下,集體決議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就算是決議存在一定問題,那也是民主的結果,可以將大家的責任降到最低。

至於代價,自然是效率下降了那麽一點點。內閣可以馬上做出決議,但是到了議會討論中,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就沒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