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有限戰爭責任

歐洲兩大陣營對立,最擔心卻不是四個當事國。無論是俄奧、還是英法,都有各自的優勢,足以自保。

真正倒黴的還是夾在兩大聯盟中間的小國。現在兩大陣營矛盾尚未激化,大家還可以勉強應付。

一旦雙方矛盾升級,大家就要被迫站隊了。事實上,地緣政治已經決定了各國的站隊方向,根本就容不得他們自己選擇。

西歐各國只能支持英法,東歐、北歐、南歐各國則必須支持俄奧,中歐各國最苦逼,壓根兒不知道該咋選。

中立?

暫時沒有問題,一旦兩大同盟對上了,他們就成為了最早的犧牲品。

無論倒向哪一方,都會被另外一方狠揍。尤其是比利時這種苦逼,糟糕的戰略位置決定了他們無法獨善其身。

當然,這是最糟糕的結局。短時間內,兩大聯盟還看不出有爆發戰爭的跡象。

憂患意識強烈的利奧波德二世已經坐不住了。原本英奧都是比利時的準盟友,大家一起抵制法國人向中歐擴張。

現在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英法結盟了,那麽英國人當初承諾的保護比利時安全還有效麽?

外交大臣朱爾慎重說道:“陛下,奧地利外交部發來了照會,邀請我們和瑞士、北德意志聯邦、西班牙締結一份維護歐洲和平穩定條約。”

打開地圖就知道,上述各國都是法國人的好鄰居。在排除法國人之後,締結一份這樣的條約,針對的是誰不言而喻。

這完全可以看做是對英法結盟的一次反擊,奧地利是準備用實際行動證明,沒有英國人參與照樣可以圍堵法國人。

利奧波德二世疑惑的問:“奧地利人就只邀請了四國參與,沒有繼續邀請的國家啦?”

理論上來說,上述四國都要直面法國人的威脅,有切膚之痛是最容易向奧地利靠攏的。

可是“反法”,從來都是歐洲各國共同的事情,而不是單獨一國一家的問題。突然的轉變,令利奧波德二世難以接受。

外交大臣朱爾肯定的回答道:“奧地利確實只邀請了我們四國,據說是維也納政府擔心別的國家沒有切膚之痛,遏制法國人的立場不堅定,有可能會接受法國人的收買,在聯盟中間搞破壞。

或許在維也納政府看來,遏制法國人向外界擴張,五國聯手已經足夠了。”

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看法,法蘭西雖然強大,卻沒有和奧地利拉開質的差距,加上西比瑞德四國後,反法同盟就穩了。

相比一個內部分裂的聯盟,還不如一個有共同利益,能夠彼此合作的小聯盟更靠譜。

首相奧古斯特嘆了一口氣道:“如果是這樣,那麽接下來,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沒有歐洲各國一起參與分擔壓力,親法的西班牙政府多半不會參與,畢竟法國人現在西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他們的壓力並不大。

瑞士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他們的立場實質上並不重要。如果瑞士政府堅持中立,奧地利多半也不會逼迫。

在法奧之間做選擇,北德意志聯邦肯定是支持奧地利的,就算英法結了盟,他們也會更加傾向奧地利。

因為實力的關系,在短時間內,北德意志聯邦還擁有暫時中立的實力。

只要兩大聯盟不開戰,他們就可以充當法奧之間的緩沖,暫時不用明確站隊。

看似試探性的邀請,實際上就是在逼迫我們站隊。在俄奧和英法之間,我們必須要選一邊。”

最悲劇的莫過於此了,別人都有可能躲過去,就剩下苦逼的比利時躲不開。

沒有辦法,法國人圖謀比利時的野心,總是需要人去遏制的。

原本承擔這項重任的是英奧兩國,現在英國人轉身和法國人結盟,能夠繼續遏制法國人野心的就只剩下奧地利了。

現在拒絕了奧地利,那麽未來遭遇法國入侵的時候,比利時就只能孤軍奮戰了。

至於英國人,大家實在是沒有信心。就算是倫敦政府肯出兵幹預,不等英國陸軍擴編完成,比利時都作古了。

猶豫了再三後,利奧波德二世緩緩說道:“外交部派人和奧地利談,共同防禦法國人的條件我們可以簽,但前提條件是必須要嚴格保密。

奧地利可以不在乎得罪法國人,我們可沒那份兒能耐去惹事。記得在條約內容約定,奧地利必須要給我們提供安全保護。

同時派人加強我們和北德意志聯邦、瑞士、荷蘭等國的聯系,真到了關鍵時刻,他們的立場也非常的重要。”

比利時倒向奧地利也是迫不得已,現在對他們野心勃勃的是法國人,而不是相隔數百裏的奧地利。

加入英法一方,就是與虎謀皮。盟友的身份,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一個操作不好,就被人給生剝活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