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貿易逆差(第3/3頁)

長期的資金外流,顯然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想辦法扭轉貿易逆差,已經成為法國政府眼下的一大難題。

經濟大臣艾爾莎:“侯爵說得不錯,想要恢復國內經濟,我們必須要想辦法擺脫貿易逆差的局面。

增加出口暫時不用想了,就算沒有關稅阻礙,我們的工商業制品在國際上也缺乏競爭力。

短時間內,想要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減少外匯支出。

目前我們進口的大綜商品,主要是:糧食、煤炭。

本土煤產量不足,北非也沒有找到大型煤礦。唯一控制在我們手中的大煤礦,還遠在中南半島。

不過想要滿足本土所需,產能還是遠遠不夠,況且還要承擔高額的運輸成本,自給自足根本就不可能。

唯一能夠想辦法的就是糧食,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都有適合農業生產的地區,只要開發出來滿足國內所需根本就不是問題。

投資糧食種植回報率太低,資本家們不會參與,只能以政府投資為主。

這也是一件好事,只要我們控制好這個度,就能夠保證在不損害國內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實現糧食自足。

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外匯開銷,還可以打擊我們在歐洲大陸的競爭對手,保障糧食戰略安全。”

自從提出非洲農場計劃後,艾爾莎就成為了這一政策的鼓吹者,不斷的宣揚其中的好處。

當然,這只是外界的看法。實際上,艾爾莎這麽做,更多的還是迫不得已。

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也是有利有弊,在獲取好處的同時,也需要承擔這一政策帶來的弊端。

你限制我,我自然要限制你。受高關稅的影響,法蘭西工商業出口額銳減。

這都只是小問題,靠貿易保護,趕走了國際競爭者,本土市場留下的份額,已經足夠資本家們彌補損失了。

可是法蘭西還是一個工業原材料進口大國啊?

前些的非洲大開發戰略,就是法國政府想要擺脫對外界依賴的措施之一。

雖然因為資金投入不足,北非開發進展緩慢,可從成果上來看,還是算成功的。

包括棉花在內的多種經濟作物,法蘭西都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就算沒能自足,對進口需求也減少了。

然而這還是不夠,不是所有的資源,都是能夠自我造血的,煤炭和糧食依然是硬傷。

對不可再生的煤炭,艾爾莎自然無能為力。面對貿易逆差,他只能選可以解決的糧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