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沙皇的抉擇(第2/3頁)

敵人都是軟柿子,加上他這麽保守指揮官,俄軍就算是想輸都難。

在俄軍一片大敗的情況下,能打勝仗的伊萬諾夫自然脫穎而出。

緊接著又趕上了第二次近東戰爭,沙皇政府和奧地利聯手揍奧斯曼人,沒得說這就是送戰功的。

第二次普俄戰爭爆發,亞歷山大二世為了求穩,第一時間就啟用了這位“戰功赫赫”的“好運”元帥。

事實證明,這一任命非常明智,在過去十個月的戰爭中,盡管俄軍沒占多少便宜,沒有吃什麽虧。

純粹的消耗戰打到現在,大家猛然間發現,俄軍在消耗戰中漸漸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權。

唯一的缺點就是傷亡大了一點兒,不過在勝利面前,這都是小問題。相比第一次普俄戰爭,現在的俄軍在戰場上打出來的交換比,已經好看了太多。

伊萬諾夫拿起了一根指揮棒,邊說邊在地圖上點:“斯摩林斯克戰役過後,普軍主力一路後撤,仿佛要放棄波蘭地區。

不過這只是表面情況,斯摩林斯克戰役並沒有重創普軍主力,他們還有一戰之力,根本就沒必要跑這麽快,更不用說放棄東大門華沙。

我研究過敵軍的調動方向,在向兩翼分布,只要我們進入了華沙地區,他們就可以立即撲上來。

當然,不是說我們怕和敵人決戰,主要是沒必要在華沙地區和敵人決戰。就算是要決戰,也應該是我們選地方。”

顯然,伊萬諾夫是有政治頭腦的,不能說的堅決不說。

在場都是聰明人,就算是伊萬諾夫不說,大家也知道波蘭人不歡迎沙皇小爸爸,華沙地區又是反俄最積極的地區,在這裏決戰沒有任何民眾基礎。

不過聰明人也會幹蠢事,因為決定他們思維的不是大腦,而是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

財政大臣克裏斯坦瓦爾質疑道:“元帥閣下,在華沙地區和敵人決戰,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這是最適合我們的。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我們已經花費了近十八點七億盧布,每個月下來每月都要花費近兩億盧布。

這意味著我們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夠三個月的戰爭經費。

戰爭每持續一天,我們都要付出巨額的軍費,盡快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沙皇政府動員了上百萬大軍,每天的軍費開銷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自籌是不可能的,俄國財政從來都沒富裕過。為了進行這場戰爭,沙皇政府已經欠下了巨額的外債。

如果這場戰爭持續下去,要不了多久政府財政又會被耗盡。到時候又要財政部想辦法,克裏斯坦瓦爾是聰明人,他非常清楚沙皇政府現在想要籌錢太難了。

要是戰場上沒有失敗,反而因為財政導致戰爭失敗,這口黑鍋財政部背定了。作為財政大臣更是首當其沖,搞不好就要被拉上斷頭台平息民憤。

況且,借來的錢也是要還的。這次的貸款可是抵押了土地的,如果兜裏太幹凈,無法履約債務,就要割地抵債了。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最後背鍋的又是財政部,作為財政大臣克裏斯坦瓦爾不能不急。

對他來說,這場戰爭就是懸空的“末日之劍”,隨時都有可能斬下來,要了他的老命。

不光是財政部急著結束戰爭,沙皇政府內部的很多利益集團,也想要早日結束戰爭。

戰爭對經濟傷害太大了,很多行業都無法正常運轉,這無疑是斷了大家的財路。

伊萬諾夫搖了搖頭:“閣下想的太簡單了,在華沙地區決戰增加的難度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如果為了追求速戰速決,選擇戰略冒險,那就中了敵人的詭計。

萬一發生了變故,導致我軍損失慘重,誰能夠負責?”

解釋是不可能的,在政治正確的背景下,很多事情都不能說出口,伊萬諾夫元帥只能選擇硬頂。

財政大臣克裏斯坦瓦爾冷笑道:“戰場上的事情,不是你們軍方負責,難道還要我們財政部負責不成?或者說幹脆讓我們指揮算了!”

想要速戰速決的人很多,包括亞歷山大二世也是其中的一員。大家沒有說出來,主要是擔心逼迫軍方提前決戰,會導致戰爭失敗,沒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

克裏斯坦瓦爾是沒辦法,沙皇政府的財政太糟糕,戰爭的開銷又太大了。

財政部籌集到的戰爭經費最多再維系一年,然而戰爭能夠在一年之內結束麽?

如果沒有經歷過上一次普俄戰爭,克裏斯坦瓦爾或許會說能。有過親身經歷後,克裏斯坦瓦爾再也樂觀不起來了。

作為一名軍事小白,克裏斯坦瓦爾不覺得換一個決戰地點有多重要,大不了就是傷亡大一點兒,反正灰色牲口不值錢,他們損失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