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想做漁翁而不得(第2/3頁)

這個時候,維也納政府自然不願意再增加一堆邦國進來了。要不然的話,根本就不用采取武力,德意志聯邦都會主動跑過來。

按照一個邦國至少一票的原則,德意志聯邦帝國那麽多小邦國憑借票數上的優勢,直接就可以成為帝國的主人。

這種好事怎麽可能呢?不光奧地利不答應,就連國內的幾個邦國也不會答應。

帝國能夠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大家都是有功勞的。肯把這些利益拿出來分享,都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把權利拱手相讓,無論是誰也不可能答應!

維也納政府顧忌吃相,不可能公然違背當年的承諾,事情就拖了下來。可是他們不動手,同樣也不會讓別人動手。

威廉一世估計,他們前腳剛動手,緊接著奧地利就跳出來摘桃子了。正好他們幹掉了這些邦國政府,奧地利可以直接把這些地區變成直轄省、市。

現在的普魯士王國可沒有一戰之力,就算是鼓起勇氣挑戰奧地利,也要先考慮背後的俄國人會不會捅刀子,還要擔心西邊的法蘭西會不會落井下石。

沒有俾斯麥的時代,這些麻煩事令威廉一世頭疼不已,不得不親自上陣。

權利鬥爭是殘酷的,軍方勢力太大,現在即便是國王,威廉一世也做不到一言九鼎。

普魯士王國不是沒有人才,可是這些人要提拔起來卻非常困難,很多人都變成了國王的幕僚。

前不久威廉一世想要提拔一名平民出身的外交大臣,就遭到了容克貴族的反對,理由非常簡單:對國家沒有功勞。

這個理由,威廉一世都不能反駁。以功勞任命官員的體系,這是容克貴族們抄襲奧地利的,然後進行了改變。

奧地利考核的是官員政績,普魯士直接看功勞,政績是功勞、軍功也是功勞。在這一遊戲規則下,大量的容克貴族身居高位。

剛剛打贏了俄國人,容克貴族們別不多就是軍功多,政府的權利大部分都落入他們手中。

首相和各部大臣清一色的容克貴族出身,威廉一世的權利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削弱。

如果不是威廉一世搶先下手,分化瓦解了容克貴族,讓這個集團分裂成為了幾波,現在他都要成橡皮章了。

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盡管政治嗅覺不怎麽樣,一旦把問題擺在了明面上,毛奇元帥還是很快反應了過來。

看到臉色大變的毛奇,威廉一世心中非常滿意。正是因為毛奇的才能在軍事上,政治方面能力有限,他才讓毛奇出任首相的。

要不然怎麽分化容克貴族呢?現在普魯士出現了一個怪圈,很多軍事能力爆棚的人都在政府任職。

當然政治能力爆棚的人,沒有進入軍隊任職,自毀長城的事情威廉一世還不會幹。

沉默了一會兒後,威廉一世補充道:“現在政府的工作重心是發展經濟,普魯士剛剛從戰爭中走出來,國家百度待興,民眾們需要休息。

最近幾年,俄國人也進行了社會改革。為了籌集經費,亞歷山大二世甚至不惜賴賬。

這個敵人非常可怕,我們一刻也不能夠放松警惕。最多二十年,普俄之間必有一戰。”

轉移話題非常成功,俄國人為普魯士王國的團結穩定做出了傑出貢獻。只有在面對這個大敵的時候,普魯士社會各界才能夠空前的團結。

普俄矛盾已經解不開了,威廉一世也不準備和俄國人和解,有問題扔給他們準沒錯。

這個理由,讓內閣眾人都沒有了意見。在和俄羅斯為敵的時候,再去招惹奧地利,得罪英格蘭,那簡直就是找死。

沒錯,現在英國人也是反對普魯士吞並德意志聯邦帝國的。有法奧兩國就夠倫敦政府忙活的了,再來一個壯大的普魯士,英國人也受不了。

況且,英國人在德意志聯邦還有不小的利益,在奧地利沒有興趣動手的情況,他們是很樂意保住這個小弟的。

實際上歐洲大陸出現任何兼並,對英國人都是一種威脅。受限於本土面積太小,倫敦政府不得不阻止任何可能出現的歐洲統一。

為了緩和氣氛,財政大臣羅恩提議道:“陛下說的沒錯,我們的財政很不樂觀,距離破產也就一步之遙。

俄國人這次賴賬,不僅僅只是國際信譽喪失,他們還失去了近乎全部的國際市場。

這種代價不是我們能夠承受的,現在發展經濟至關重要,政府有必要制定更加積極的經濟政策。”

不要看他們都是軍隊出身,政治上的業務不怎麽熟悉,實際上普魯士王國的局勢還是非常穩定。

他們直接將管理軍隊的模式帶到了管理國家上來,有什麽後果尚且不知,至少在短時間內還是取得了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