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班牙王位之爭(第2/3頁)

談判地點放在了軍營中,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普裏姆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口問道:“推翻了伊莎貝爾二世後,誰來擔任西班牙國王?”

作為一名貴族,普裏姆是天生的保皇派。和大多數國家一樣,西班牙軍隊也是貴族的勢力大本營,也是保皇派的武力擔當。

布爾喬司代表的激進派團體,實際上是君主立憲派的一份子,不然他們也沒有聯合的基礎。

要是換了共和派,普裏姆將軍就沒有這麽好說話了,直接下令抓捕都是正常操作。

“將軍閣下,我們同意你們上次的提議,由霍亨索倫王朝出一名王子擔任西班牙王位。”

王位的問題,一直都是雙方爭議的焦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軍方支持霍亨索倫王朝,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擴大權利。容克貴族們的待遇,沒有人不動心,現在機會來了,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西班牙要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的權利要受到壓制。國王是誰並不那麽重要,激進派才做出了妥協。

當然由霍亨索倫王朝的王子擔任國王,也是有政治寓意的,這意味著軍方的實力將要擴大。

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之一,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後,激進派可以掌握新政府,軍方自然也要獲得好處。

沒有足夠的利益,這殺頭的買賣可沒有人幹。擴大軍方的權利,就是他們參加這次起義的報酬。

誰都知道軍方權利擴大的後遺症,激進派也不例外,最初他們是反對的。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國內經濟的惡化,他們的幕後支持者們對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忍耐達到了極限。

任何一個團體都不可能脫離支持者,不然就是無根之萍。“伊拉個”也不例外,在支持者的壓力下他們決定向軍方妥協。

沒辦法,革命黨造反那麽多次都失敗了,他們也從中學習到了教訓,知道沒有軍方支持,起義是不可能成功的。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普裏姆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後面的談判可謂是一帆風順,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這就是西班牙革命史上大名鼎鼎的“九月同盟”,軍方少裝派和國內的政治激進派結盟,大家決定聯手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

西班牙人民苦伊莎貝爾二世久已,起義自然要速戰速決了。

1868年9月17日,弗朗西斯科·塞拉落率領加的斯的軍隊發動武裝起義。

起義的浪潮被點燃了,西班牙國內很多變得狼煙四起,普通民眾、貴族、資本家、軍隊等西班牙各階層都要求女王伊莎貝爾二世退位。

見局勢失控,慌亂中的伊莎貝爾二世女王任命何塞侯爵率軍平亂。沒有任何意外,向來任人唯親的伊莎貝爾女王為此付出了代價。

政府軍被叛軍擊敗,弗朗西斯科·塞拉落領導的起義軍直奔馬德裏而來。9月28日,大勢已去的伊莎貝爾二世流亡法國。

突如其來的西班牙革命,打亂了歐洲各國的部署。“革命”這是所有政府都忌憚的話題,為了避免革命蔓延大家都在密切關注西班牙局勢。

弗朗茨也沒有例外,在西班牙革命爆發後,他第一時間召開了高層會議。

最近這些年西班牙雖然沒落了,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仍然是列強中的一員。

對奧地利來說,一個穩定、且具備一定實力的西班牙存在,可以牽制一部分法國人的精力,緩解西線的國防壓力。

維也納政府曾多次拉攏西班牙,企圖建立一個聯盟,一起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蘭西。

然而,爛泥始終是扶不上墻的,多次嘗試後弗朗茨死心了。見西班牙實在是扶不起來,維也納政府轉而和法國人結了盟。

有過失敗的教訓,弗朗茨對新生的西班牙革命政權,也沒有多少信心。

沒辦法,這次西班牙革命與其說是在革命,不如說是政變更加合適。

傳統的利益階層並沒有打破,發動這次起義的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只是不滿伊莎貝爾二世的政策損害了自身的利益。

簡單的來說,就是伊莎貝爾二世改革了。

改革就改革好了,正常情況下貴族們也不會輕易就造反的。偏偏伊莎貝爾二世的改革政策,把各方都給得罪了。

又恰好遇到了經濟危機,國內的矛盾加劇,到了必須要掀泄的時候,這就給起義創造了條件。

現在只是推翻了一個女王,還有她的腐敗政府,換上了一個新政府,本質上西班牙沒有發生改變。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分析道:“伊莎貝爾二世在西班牙的名聲已經臭了,想要復辟是不可能的。

如果法國人肯支持,擁立她的兒子阿方索王子繼位,還有幾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