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難產的國王

沒有了奧地利制造障礙後,倫敦和會向著普魯士王國有利的方面發展。1867年9月1日,普魯士和丹麥簽訂了停戰條約。

割地是沒辦法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都被普魯士吃到了肚子裏,自然不可能吐出來了。

賠款就不用想了,丹麥王國又有了新的後台——北歐聯邦。這個還在組建中的國家,雖然沒有普魯士王國強大,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

瑞典人沒有爭取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主要是擔心丹麥的實力太強,不利於他們對國家的掌控。

另外瑞典卡爾十五世想要兼並芬蘭,這就要和俄國人站在對立面,再和普魯士發生沖突,國防壓力太大了。

即便是如此,瑞典還是幫丹麥索要了一筆象征式的補償款,約合200萬神盾,照顧了丹麥人的情緒。

這都是小錢,普魯士王國再窮也不缺這點兒資金。為了盡快落袋為安,柏林政府爽快的同意了。

因為存在著共同的敵人俄國人,普魯士即將建立的北歐聯邦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如果不是為了拉丹麥入夥,瑞典政府早就對俄國人落井下石了。

從這方面來說,普魯士放棄日德蘭半島換取一個盟友,這筆生意還是很合算的。

俄羅斯帝國底子太厚了,即便是受到了削弱,依然沒有人敢輕視他們。

如果他們繼續衰落也就罷了,萬一再次俄國人強大了起來,普魯士王國又是首當其沖。

未雨綢繆是必要的,多了一個北歐聯邦在北邊制約俄國人,普魯士的壓力會小很多。

為此,斯卡格拉克海峽(日德蘭海峽)普魯士王國都沒有提出要求。

當然,普魯士那支袖珍版海軍,也是促使柏林政府放棄的原因之一。以他們現在的海軍實力,占領了也沒什麽用。

……

普丹停戰條約簽訂過後,沙皇政府也做出了讓步。1867年9月26日,普魯士、波蘭、俄羅斯三國簽訂了停戰條約。

這次俄國人是大出血,承認波蘭獨立是必然的,沙皇政府還被迫接受了普波兩國近乎全部的領土要求。

波蘭地區獨立了、立陶宛地區丟了、拉脫維亞地區放棄了、白俄羅斯地區也沒保住、烏克蘭也被割下了一塊肉。

這已經超出了俄屬波蘭的範疇,損失領土總面積接近79萬平方公裏,損失總人口高達2000萬,工業總量一下子少了近三層。

18世紀末,普俄奧三國瓜分波蘭,俄國人拿到了最大份約46萬平方公裏,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他們又獲得了普屬波蘭的部分領土補償。(華沙地區)

這些領土加起來,也不足六十萬平方公裏,現在連本帶利的賠了出去,足夠亞歷山大二世肉疼很久了。

在割地上做出了讓步,賠款沙皇政府自然是不會給了。想要靠戰爭賠款度過財政危機的普魯士和波蘭,這次算是打錯了算盤。

沙皇政府的錢還要用來鎮壓叛亂,這方面亞歷山大二世可不敢放松警惕。

普魯士和波蘭帶來的威脅只是小毛病,和風寒感冒差不多;而亂黨帶來的威脅就是癌症,盡管還只是早期,不及時治療是會死人的。

兩權相害取其輕,自然就只能先和普波妥協了。土地又不會跑路,就算是割讓了出去,等他們病好一樣可以拿回來。

錢就不一樣了,手中無錢就沒有辦法鎮壓叛亂,不幹掉亂黨沙皇政府的統治就要受到威脅。

根據條約規定:普魯士王國將獲得立陶宛地區、拉脫維亞地區、白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總面積高達28.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約470萬左右。

而波蘭則獲得剩下的地區,總面積約50.4萬平方公裏,包括波蘭的核心華沙地區、白俄羅斯的部分地區、西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邊界線延伸到了基輔地區。

顯然這次俄國人損失大發了,就連斯摩棱斯克地區都丟了,這裏距離莫斯科僅有360公裏。

1611年這裏被波蘭人占領了,在談判中被認為是波蘭舊地,包含在了白俄羅斯地區。

這不是沙皇政府軟弱,而是這裏被敵人實際占領著,造成了既定事實。除非動用武力,不然根本就拿不回來。

割讓的土地大部分都是敵人實際控制區,通過談判他們收回了不少領土,在冬季會戰俄軍丟了太多的地盤給敵人,造成了他們在談判中沒有底氣。

剛剛獨立的波蘭王國繼承了俄國留下的遺產,一躍成為新崛起歐洲大國,總人口一千五百多萬,和戰前的普魯士王國差不多。

工業雖然不怎麽樣,農業基礎還是不錯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區,種地奔小康不是問題。

然而,這並不能夠讓臨時政府感到滿意。海洋時代,沒有出海口怎麽好意思以大國自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