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規劃好的命運(第2/3頁)

隨著戰爭的結束,普波矛盾也該發生了,給他們添上一把火。立陶宛地區曾經也是大波蘭的一部分,讓波蘭民族主義者去和普魯士爭奪。”

國際矛盾就是這麽來的,你埋一顆沖突的釘子,我埋一顆沖突的釘子,到了最後遍地都是釘子,國際糾紛也就產生了。

現在給俄羅斯、普魯士、波蘭留下沖突的隱患,未來挑撥一下三國就變成了死敵。

三國相互爭鬥,奧地利的北疆也就穩定了,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弗朗茨都可以找到至少一個盟友。

唯一遺憾的是奧斯曼帝國這次表現不給力,沒有完成給他們設計的劇本,不然弗朗茨都可以去聖地加冕了。

一頂王冠弗朗茨不缺,可是耶路撒冷的宗教意義不一樣啊!收復了這裏,弗朗茨就是基督世界的聖徒,這會帶來巨大的聲望。

現在奧斯曼帝國實力猶存,弗朗茨自然不會動手了。耶路撒冷又不能帶來增強國力,為了一個虛名花上億軍費,代價還是太大了。

還要考慮國際上的影響,一個操作不好還會被人摘了桃子,完全是得不償失。

比如說這次普俄戰爭,最大的勝利者就是英國人。他們不但將競爭對手俄羅斯帝國打壓了下去,解決了印度面臨的陸地威脅,還扶持了幾顆新的棋子。

即將建立的北歐聯邦、波蘭,以及中亞地區的幾個汗國,這些都是英國人搞出來的棋子。

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僅僅只是需要償還的貸款。簡單的說就是普魯士人幫英國人打了一仗,軍費還要自己承擔。

因為債務的緣故,未來普魯士王國的金融,不可避免要落入英國人的掌控中,如果操作得當普魯士王國也很難擺脫英國人的影響。

戰爭的收獲,表面上給了普魯士王國一條強國路。然而這條路依舊崎嶇,必須要聯邦波蘭和德意志聯邦。

這和原時空普魯士統一小德意志地區,難度上有得一拼。

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至少俄國人殘了,十幾二十年內無力幹涉他們的行動,不需要想辦法安撫俄國人。

至於法奧兩國和原時空還是一樣,不打上一仗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無論是維也納,還是巴黎,都不會看著一個強大的普魯士崛起。

費利克斯首相開口說道:“陛下,我們有必要強行收回西裏西亞地區了。

經過這次戰爭後,普魯士王國實力必然會發生增長。為了避免一個強大的普魯士出現,我們必須要進行幹涉。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連普屬薩克森地區也收回來,以削弱普魯士王國的實力。”

這確實是一個辦法,只要從普魯士手中拿走了西裏西亞和普屬薩克森地區,那麽這次普魯士人收獲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就等於沒有了。

這還只是表面上的,如果從資源和工業發展潛力上來看,這些地區的價值還遠超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

那麽普魯士王國這次的收獲就只剩下了波羅地海地區,再減去戰爭中的損失,他們實際上的收益也就所剩無幾。

波羅地海地區面積不小,資源也算過得去,唯獨沒有主體民族。除非柏林政府搞多元化,不然同化就是一個難題。

不解決這個問題,普魯士王國的實力增長也是虛胖。奧地利現在出手,也算是釜底抽薪了。

弗朗茨想了想說:“要做到這一步可不容易,柏林政府不會輕易妥協的。現在的國際局勢,我們也不方便直接采用武力。

只靠外交手段,想要讓普魯士王國做出讓步,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是事實,柏林政府又不是政教合一政府,沒有那麽軟弱,說割地就割地。

采用武力手段逼迫,又會損害奧地利的國際形象,引起歐洲各國的忌憚,在外交上陷入孤立狀態。

所以在一開始,弗朗茨就沒準備收回西裏西亞地區,更不用說普屬薩克森地區了。

別人忌憚普魯士王國做大,弗朗茨可不怕。整合力量是需要時間的,毫無疑問,他是不會給普魯士王國留下那麽多時間的。

弗朗茨一直都認為要打敗敵人最好的辦法,不是直接開戰;而是不斷給對手敵人釋放壓力,讓他們在壓力下犯錯誤。

普魯士王國冒險發動這場戰爭,就是承受不住壓力的表現。他們選擇了靠賭博破局,第一步已經踏出去了,第二步還遠麽?

等敵人犯了錯誤過後,再出手要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要是沒有普魯士王國,弗朗茨找什麽借口對德意志聯邦下手?

要知德意志聯邦安分的不行,絕大部分邦國和奧地利的關系都不錯,根本就沒有給弗朗茨留下武力解決問題的機會。

內部問題遠比外部問題更難解決,皇帝還是要有民心的。包括對普魯士王國也一樣,如果不能收獲民心,那麽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