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激進派≠作死派

殖民地本土化是一項長期性國策,或許會持續上百年時間。維也納政府不可能直接讓奧屬非洲並入本土,那意味著災難。

統治成本、長治久安、文化、戰略布局等方面都要考慮。

成本上來說,首先要當地經濟發展到了一定水平,至少不需要中央政府往裏面貼錢。

畢竟本土化後行政成本會增加,社會福利性支出也會大幅度增長,比如說:醫療、教育、交通……

這些都需要錢,如果中央政府從地方上收的稅足夠多,那麽一切都不是問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是政府的職能之一。

反之,地方經濟沒有發展起來,中央政府收不到稅,那麽要劃撥這些建設款項,就存在問題了。

經濟上滿足了條件,接下來就要看人口組成了。為了保證長治久安,擁有神聖羅馬帝國國籍人數,不得低於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這個限制,對奧屬非洲殖民地來說不算啥。當地基本上都是本土移民占主導,其次是來自北德意志地區的移民,來自歐洲其它地區的移民數量並不多。

這些人想要獲得國籍很簡單,都是開了後門的。只要沒有犯罪記錄,思想道德水平足夠就不是問題。

人口結構滿足了,接下來就看數量了。要求不算高,人口密度不得低於10人/平方公裏。

人口數量是非強制要求,可以用其它條件彌補,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本土化後的行政區面積。

不然一次性上百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本土化,未來這些地方發展起來了,就會出現地方做大的情況。

有這個門檻限制,就不用擔心了。整個奧屬非洲都不到六百萬人,就算是貴族、官僚想要擴大轄區面積,那也不可能做到。

讓殖民地以碎片化的模式,加入本土才是最佳的選擇。這個碎片化也是相對而言的,以十幾萬、幾十萬平方公裏的行省做單位,實際上已經足夠大了。

文化上要求,不是要求學歷,僅僅只是要求使用德語。

大部分奧屬殖民地都不存在問題,全民使用德語是基本國策,不會德語當地戶籍都拿不到,根本就不算公民。

那怕是為了本土化,當地貴族也會把他們弄走。不要說什麽廉價勞動力,這些人缺的是錢麽?

如果想要撈錢,最好的辦法是永遠殖民地統治。在殖民統治下才可以肆意妄為,一旦本土化就考慮法律允不允許。

殖民地本土化,主要是老牌貴族想要更進一步,新興貴族想要建立家族基業,資本家們把這看做是他們踏入貴族圈的捷徑,殖民地官僚想要……

這是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所在。這些限制條件,最後都是需要評分的。最後的總分越高,獲得帝國議會批準本土化的幾率越高。

前面都是必須條件,後面的自然條件、資源、戰略地位,這些相當於附加分,如果前面得分不夠,可以靠這些加分彌補。

這是現實需求,不然像利比亞之類的沙漠之國,永遠不要想本土化,人口數量這一項滿足不了。

這只是一個開始,滿足了條件也僅僅可以進入議會討論,通不通過還要考慮。

畢竟大家都沒有經驗,誰也不確定這裏面存在多少漏洞。弗朗茨幹脆留下最後一環,準備隨時打補丁,不能讓人鉆空子。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造假的,比如說人口、經濟,只要舍得砸錢完全可以制造一個區域的虛假繁榮。

不用懷疑,大富豪們有人幹得出來。為了政治上的收益,些許投入算得了什麽?

假如砸上一筆巨款,就可以讓一片數萬平方公裏的沃土變成自己的家族封地,以貴族封地的形式加入帝國中,一躍成為頂尖貴族,估計沒幾個大富豪會拒絕。

顯然,這種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弗朗茨是不允許發生的。

開什麽玩笑,國王也是可以濫發的麽?幾萬平方公裏、甚至幾十萬平方公裏的封地,和國王有什麽區別?

所以圈這麽多地可以,只要你有錢開發,弗朗茨不介意農業公司巨無霸。想要把這些土地變成封地,上哪兒去找這麽大的功勞?

除非是世界大戰突然爆發,化身為龍傲天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建立無上功勛;要麽重新投胎,直接出生在大貴族中,靠家族力量實現目的。

不然,還是老老實實一步一步往上奮鬥吧!一步登天,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德不配位”最後都是悲劇收場。

這個“德”可不僅僅只是“道德”不夠,也不僅僅只是能力,更多的還是相匹配的眼界、人生觀、社會觀。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人際關系。在這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年代,沒有足夠的抗風險實力,還是不要過分冒頭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