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烏合之眾的狠

維也納宮,把給馬西米連諾的信發出去過後,弗朗茨就不在關注墨西哥的問題了。

最近的事情很多,普俄戰爭牽制了太多的精力,約翰牛也不在安分,在非洲大陸上搞起了事情。

看到法奧兩國大肆擴張,他們也按耐不住了。前幾年被印度叛亂拖住了,倫敦政府沒有精力跑來搞事情。

光靠民間殖民團隊,顯然是競爭不過法奧兩國的。一個幾百人的殖民團隊在非洲大陸全軍覆沒,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占據了先手優勢的法奧兩國,都培養了各自的打手。前不久在津巴布韋地區,英奧發生了武裝沖突,然後數萬黑人殺入了南非殖民地,攪的當地天翻地覆。

倫敦政府向維也納提出了強烈抗議。好在殖民政府還知道分寸,只是操縱當地的土著部落打擊英國人,沒有親自上陣。

英國人沒有證據是奧地利幹的,兩國政府只能慢慢扯皮了。至於損失慘重的南非殖民公司,那就不在弗朗茨的考慮範圍內。

非洲殖民可是高風險的業務,要是承擔不起損失,最好早點兒離開。為了開辟非洲殖民地,幾乎每年奧地利都要承受四位數的傷亡。

這些人都是在開辟過程中戰死、或者是病死的,承擔不起傷亡那麽最好留在沿海地區就可以了,深入內陸是要付出代價的。

民間殖民團隊有人爆發,更多的團隊則是損失慘重,能夠做到收支平衡,那就非常的不容易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個年代在非洲大陸殖民,除非發現了貴金屬礦,其它的都不可能一夜暴富。

大部分民間殖民團隊開辟殖民地,發現沒有金銀礦後,就幹起了勞務輸出的買賣,把地方清理的差不多了就賣給殖民政府。

長期經營,這不是普通團隊能夠承受的。活錢搞完了,就換地方。很多人都期待著發現金礦,然後一夜暴富。

老老實實的開辟種植園,慢慢經營獲利,這只適合財大氣粗的團隊幹。

想想看,一個千人殖民團隊都可以占據數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他們靠什麽去開發?

煤礦、鐵礦、銅礦……這些後世價值連城的礦產,這個年代完全沒有開采價值。

不能夠就地提煉,運回歐洲這個成本都高到天上去了。

要在殖民地建設這些工廠,開發這些資源,獲利前景不明朗姑且不論,光是這筆巨額投資也沒人受得了。

殖民地的人工成本比國內還高,到處都缺少勞動力。移民過來後,通常都是努力工作幾年,賺到錢過後就跑去投資農場。

這是德意志民族的習慣,後世美國的農場主都變成了德意志人,就是這種傳統造成的。

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解決前,殖民地工業就不可能發展起來。當然,弗朗茨也不準備在殖民地發展工業。

反正,奧地利這些殖民地的資源基本上都有先天限制,比如說:煤礦多的地方少鐵礦,鐵礦多的地區又缺煤。

在交通問題沒有解決前,在殖民地發展工業沒有任何前途。除非是奧地利出現了嚴重的資本過剩,必須要對外輸出,不然這些問題不可能解決。

短期內最適合發展的經濟就是農業,沿著河流兩邊開辟種植園即可,維也納政府一直鼓勵大家種植經濟作物。

尤其是奧地利國內沒有,需要進口的工業原材料。比如說:橡膠園、棉花、棕桐油……

(備注:橡膠不僅僅是做汽車輪胎,在汽車發明前就已經廣為運用了,比如說:雨傘、雨衣、雨靴、塑料水管、武器裝備的部件……

用途非常廣,在合成橡膠誕生前,基本上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

情報頭子泰倫匯報道:“陛下,根據我們搜集到的情報,流亡美國的很多革命組織成員,都在近期返回了歐洲。

包括匈牙利獨立組織、意大利獨立組織、波蘭獨立組織,這些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麻煩的革命團體。

目前,我們只是查到了波蘭獨立組織的蹤跡,他們幾乎是公開出現的,在歐洲大陸募集資金支援波蘭起義軍。”

遠在萬裏之外的美國,情報組織自然不可能掌握這些人的蹤跡,畢竟信息傳遞太慢了。

雖然1858年第一條跨洋電報都鋪設了,真正實現連通歐美,還要等1866年第二條海底電纜鋪設完成。

(技術原因,不能保證隨時暢通,有一定的幾率出現錯誤)

況且這條電報線還掌握在美國人手中,只要聯邦政府想要封鎖消息,根本就傳遞不了,甚至有可能改的面目全非。

不過進入歐洲情況就不一樣了,只要不是各國政府有意封鎖的消息,都可以使用電報傳遞。

這些活躍的革命組織,一個個恨不得自己的知名度不夠,領導人都快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只要一露面,就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