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2/2頁)

俄國政府看起來出現了問題,可是沙皇政府的軍隊並沒有亂。波蘭地區被殲滅的軍隊,都是剛剛征調的波蘭本地人,根本不能代表沙皇軍隊的真正實力。

這次能夠消耗俄國人的一部分實力,打斷或者是拖延他們的改革進程,就算是成功了。”

……

巴黎,法國政府幾乎做出了和英國人內似的決定,給錢、給武器、還給志願者,唯獨不會親自出兵。

甚至拿破侖三世還做好了趁火打劫的準備,只不過打劫的對象不是俄國人,而是還勉強算盟友的普魯士。

成功的吞並了撒丁王國,已經誘發了法國人的野心。資本家們無法忍受煤炭供應量不足,必須要高價進口的窘迫局面,不斷的鼓動政府對萊茵蘭地區動手。

資本的力量是強大的,在金錢攻勢下法國政府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沒有采取行動,那是拿破侖三世腦子在線,知道各國的底線。

不要以為各國的聯合防禦條約就是一個笑話,他們真的要是越過了線,搞不好又是一次反法聯盟。

發生這種情況的幾率高達百分之八十,拿破侖三世自然不可能冒險了。就算是要動手,那也必須要拉人下水,一起分擔國際壓力。

現在支持普魯士王國,無非是為了給柏林政府打氣。無論輸贏,法國人都可以從中獲利。

萬一普魯士人僥幸把俄國人從歐陸霸主的位置上拉下來,他們更是賺大發了。

至於普魯士王國會不會做大,完全不在拿破侖三世的考慮範圍之內。就算是想要擴張,也得有地方才行。

要是普魯士人敢吞並俄國人的土地,估計歐洲各國都會支持他們的正義行動,簡直就是大快人心。

前提條件是能夠在沙皇政府的報復中活下來,不然所有的利益都只是暫時存在,注定還是要失去。

……

毫無疑問,英法的決定直接宣布了第二次維也納體系的崩潰,作為主導者的兩個大國都帶頭破壞規則,又怎麽可能維持下去呢?

在英法兩國表明立場過後,弗朗茨自然不會選擇出力不討好的堅持下去,反正這套體系的歷史作用已經發揮了出來。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奧地利的實力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經得起歐洲混亂的沖擊了。

唯一堅持這套體系的大國就只剩下俄羅斯帝國了,他們要繼續維護這套體系,那也是現在維也納體系中的條款對他們有利。

比如說:在普丹戰爭的問題上,沙皇政府就可以用第二次維也納體系達成的協議當法理依據,打擊普魯士王國。

有了法理依據在手,直接後果就是歐洲民間輿論大都在支持丹麥王國,這次戰爭被民眾認定為:普魯士在入侵丹麥。

迫於輿論壓力,英法對普魯士的支持都被局限在了暗中,明面上出了德意志聯邦和奧地利外,各國都在譴責普魯士政府。

沒譴責普魯士政府並不等於就在支持他們,經歷過上一次普丹戰爭後,德意志地區民眾對普魯士政府沒有信心。

慕尼黑日報抨擊普魯士政府就是一個搶劫犯,指責普魯士政府為了擺脫財政困境,就出動軍隊去丹麥搶劫,根本就不是為了維護德意志主權。

這是上一次普丹戰爭中留下來的資料,有圖有真相,可以證明普魯士軍隊組織了搶劫活動。

都不需要解釋,這個年代歐洲各國的軍隊都是這個樣。只要沒有在本土搶劫的軍隊,都可以算是軍紀嚴明。

維也納日報直接評論說:普魯士政府沒錢了,又準備利用普丹戰爭來騙捐款。

被騙的民眾最有發言權,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即便是過去了十幾年,普魯士政府也時常被大家拉出來鞭屍。

順應民意,維也納外交部第一時間發布了中立宣言。支持那是不存在的,那怕是口頭上支持也沒有。

普魯士政府連維護德意志主權的口號都不敢喊,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也非常的不滿意。

原本有意支持普魯士王國收復兩公國的人,這個時候也打了退堂鼓。很多人擔心普魯士的做法是為了徹底和德意志做切割,學習瑞士、荷蘭一樣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