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列強時代(第2/3頁)

談判一開始希臘代表就落入了陷阱中,作為調停國新神聖羅馬帝國代表門特內德,自然不能夠讓他繼續往坑裏跳了。

“事情的前因後果,在坐的各位都一清二楚,現在大家就不用繼續兜圈子了。我們還是直入主題,商議一下最現實的問題吧!”

門特內德的意思很明顯,英國人不是希臘能夠惹得起的,做錯了事就要付出代價。在事實面前,企圖蒙混過關,還是不要做夢了。

列強做事需要的不是證據,只要認為是真的就可以了。沒撕破窗戶紙,那只是大家看破不說破,最後該怎麽辦還是要怎麽辦。

法國外交大臣奧弗涅避重就輕的說:“鑒於希臘政府在這次戰爭中的所作所為,我們有必要給予一定制裁。”

他的意思很明顯了,用制裁堵住英國人的嘴,讓他們無法提出把希臘王國變成殖民地。

這個時候倫敦政府下定決心吞並希臘王國麽?答案是否定的。

倫敦政府正被輿論搞的焦頭爛額,還在想辦法解決遠征軍的後勤問題,那裏還有多余的精力搞事情。

現在倫敦政府中主張殖民希臘王國的聲音才剛剛出現,距離成為主流還差的遠。

如果各國都不反對,那麽他們吞了也就吞了。吃掉希臘王國,約翰牛還有這個胃口。

不過等到法國人提議召開巴黎會議,奧地利人自欺欺人的頂著新神聖羅馬帝國的牌子當調停者後,托馬斯就知道吞並希臘王國不可能了。

希臘王國的戰略價值雖然高,可是本身的利益卻不豐厚,還不值得英國人為了他們和法奧兩國翻臉。

托馬斯試探性的說:“鑒於希臘王國未經宣戰,就出兵我們的盟友奧斯曼帝國,我提議廢除希臘政府、國王,由我國政府代管希臘事務。”

門特內德反對道:“托馬斯先生,這恐怕有些過了。

希臘政府對這次的事情負有直接責任,罷免是應該的,但是廢除國王就逾越了。

君主的尊嚴不容褻瀆,主導這次事件的是希臘政府,和奧托一世陛下沒有關系,他不應該為此負責。

罷免希臘政府過後,肯定會出現一定的亂子,貴國單獨代管希臘事務,恐怕會有些吃力,不如由我們一起共管吧!”

沒有毛病,在歐洲大陸廢除國王通常就那麽幾種情況,總結起來就是——得位不正,要不就是被民眾給驅逐了,奧托一世的還夠不上。

作為君主制國家的一員,維護君王的尊嚴是大家的必修課。

托馬斯也只是試探,真要是堅持廢除了奧托一世,對他個人的政治前途來說不會有任何好處,真正的利益還是在代管希臘王國。

“不錯,希臘王國發生的事務,屬於國際性問題,不能讓貴國政府把所有壓力都承擔了。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法蘭西願意為此盡一份力。”法國外交大臣奧弗涅附和道

不管他話說的多麽漂亮,最後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利益。顯然近東地區的利益,法國人是不準備讓步了。

很快會議就進入到了英法奧地利三國博弈狀態,希臘代表已經被晾在一邊了。

那不勒斯、托斯卡納、教皇國、撒丁王國,這四個利益相關國家,從頭到尾都是一言不發。

能夠參加這次會議,對他們來說就是列強給面子了。

盡管希臘問題關系到了他們的利益,可大家還有自知之明,知道神靈打架凡人遭殃,還是躲開點兒好,免得被殃及池魚。

歐洲其他國家代表就更不用說了,不是地中海國家涉及不到自身利益,當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

難道一點兒利益都看不到,也要參加三大國之間的博弈?

這個年代,能夠在歐洲大陸生存下來的小國,統治者都是聰明人,沒有人會這麽作死。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唇槍舌戰,三國終於達成了一致,各國簽訂了《對希臘王國決議書》。

奧托一世的王位保住了,希臘內閣政府為此事負責,必須引咎辭職承擔責任。

由英法奧三國組成國際督導團,指導希臘王國重組新政府。

名義上三國代管希臘,實際利益分配上,還是英國人拿到了大頭,法國人其次,新神聖羅馬帝國湊數打醬油收益最小。

這也算是各取所需,英國人拿到了希臘的最大利益,法奧兩國阻止了英國人吞並希臘王國,而奧托一世成功的保住了王位。

奧斯曼帝國的利益被犧牲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戰爭賠款沒有拿到,希臘王國窮的叮當響,根本就沒錢賠。

希臘政府都落入了三國的掌控中,總不能指望從三國口袋裏掏錢給他們支付賠款吧?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希臘王國的財政都會用來償還英法的債務,因為戰爭的緣故,希臘政府已經有幾筆貸款逾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