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醜聞(第2/3頁)

這個年代,保加利亞民族主義還沒有覺醒,後世的保加利亞國父——赫裏斯托·波特夫,還是一名幼兒園的小朋友。(如果有幼兒園的話)

保加利亞人抵抗的動力,主要是源於奧斯曼政府的壓迫,和宗教信仰上的迫害。

一名黑頭發綠眼睛的青年軍官站了起來,反對道:“迪米特爾先生,普羅夫迪夫距離阿塞諾夫格勒只有15公裏,距離帕紮爾吉克只有30公裏。

這就意味著,一旦我們向普羅夫迪夫發起進攻,敵人阿塞諾夫格勒的援軍當天就會抵達,帕紮爾吉克的援軍最多拖到第二天。

帕紮爾吉克還有三千守軍,阿塞諾夫格勒也有兩千守軍,我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兩千而是七千。

敵人剛剛撤走了五千守軍,肯定會有新的部隊換防過來,我們還沒有收到這方面的情報,這非常的不合常理。

發生這種情況只有三種可能:第一、敵人的指揮官忘了,忽略了普羅夫迪夫的重要性;第二、我們的情報系統出了問題;第三、這是敵人的陷阱,故意誘使我們上當。

第一種情況,顯然是不可能的。敵人沒有那麽蠢,不可能連這麽簡單的問題都看不到。

給我們提供情報的是各地保加利亞民眾,大軍行動是無法保密的,從我們收到的情報來看,現在還沒有大股部隊向普羅夫迪夫趕來。

那麽這是一個陷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占領普羅夫迪夫,最多三天時間周邊的敵軍就會蜂擁而至,把我們困死在這裏。”

迪米特爾解釋道:“塞普洛斯,你說的沒錯。這裏很可能是敵人的陷阱,但是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都清楚,敵人在普羅夫迪夫囤積了大量的物資,就算這是一個誘餌,我們也有機會搗毀這些物資。

雖然我不確定敵人在索非亞囤積了多少戰略物資,但是看敵人對後勤運輸的重視,大致可以判斷索非亞地區的戰略物資,不足以支撐他們前線大軍使用到戰爭結束。

毀掉了這些物資我們就跑路,至於普羅夫迪夫這座城市,還是暫且留給奧斯曼人吧,等這次會戰結束過後,我們再回來。”

迪米特爾的分析是有根據的,戰爭進行到現在,索非亞地區的敵軍兵力已經下降到了八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蒙特斯還抽調出來了一萬五千英軍士兵負責後勤運輸。

由於後勤占據了大量的兵力,這才造成了索非亞前線,聯軍被俄國人按在地上揍的局面。

因為兵力緊張,蒙特斯才向國內求援的。迪米特爾急著破局,主要還是敵人的援軍馬上就要來了,再不打真的就打不贏了。

這是聯軍倉促應戰的後遺症,俄國人事先有準備,前線的部隊損失慘重,馬上就退下來進行補充。

補充兵都送到了瓦拉幾亞公國,沒有直接送到前線來,那是因為後勤負擔不起,只能在多瑙河邊待著。

奧斯曼帝國直接玩兒了梭哈,現在就靠抓壯丁補充兵力,由於巴爾幹半島淪陷了大半,壯丁都沒地方抓了,補充速度已經趕不上前線的消耗速度。

英法距離巴爾幹半島太遠,想要補充部隊必須向國內打報告,還要經過官僚們層層審批,一來一回時間就過去了。

從這方面來說,英國人準備開辟第二戰線的確是高瞻遠矚,一旦克裏米亞半島戰爭開打,俄國人就要疲於奔命了。

就算準備的再充分,也不是沒有極限的。國內糟糕的交通無疑是最大的敵人,制約了俄國人力量的投放。

一名中年男子冷笑著說:“迪米特爾先生,我們幾支遊擊隊聯合起來也不過五千多人,武器裝備怎麽樣你也清楚。

如果這是一個陷阱的話,敵人肯定會有所準備。表面上看來敵人有戰鬥力的部隊,就是那八百英國士兵。

可實際上誰知道呢?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也不是沒有能打的,如果都是一幫廢物,我們早就復國了。

萬一這一千多奧斯曼守軍,是奧斯曼人的精銳部隊,加上八百英國士兵,戰鬥力並不比我們差多少了。

我認為冒然對普羅夫迪夫下手風險太大了,就算是我們在城內有內應,成功的幾率也太低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保加利亞遊擊隊本來就分成了很多支,大都是按地域形成的,對於遊擊隊的領導權很多人都在窺視。

迪米特爾只是這幾支遊擊隊名義上的領袖,對他不滿的人也不少。只不過面對共同的敵人,這種矛盾被壓制了下來。

“哈米爾先生有何高見?”迪米特爾淡定的問道

他聽的出來,哈米爾並不是反對進攻普羅夫迪夫,而是另有打算。

哈米爾微微一笑說:“高見算不上,既然不確定這是不是陷阱,那我們就先試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