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俄國人的反擊(第2/3頁)

國內已經批準了我們的作戰計劃,在烏克蘭地區還有三十萬軍隊,隨時可以補充我們在戰場上消耗。

奧斯曼人不足為慮,撒丁王國只是英國人拉來湊數的,我們的主要敵人是英法。

這次會戰的戰略目標,就是在巴爾幹半島上殲滅英法的主力,將戰線推進到埃迪爾內,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奠定基礎。

為了最終的勝利,這次戰爭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不計傷亡,在最短的時間內撕破敵人的防線,圍殲英法聯軍。

只有把他們打痛了,我們才能夠贏得這場戰爭。”

俄國的軍制有些亂,沙皇政府用人也很隨性。緬什可夫原本是陸軍出身,擔任過駐維也納的外交武官,參加過反法戰爭、第八次俄土戰爭,擔任過沙皇的侍從官。

從陸軍退役過後,進入外交部混過。然後進入了海軍服役,先後擔任過黑海艦隊司令官、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海軍大臣,現在是海軍上將。

能夠從陸軍跨越到海軍,並且成為上將,或許有人會認為他的海軍天賦超強,才有了破例提拔,實際上恰恰相反,他就是去添亂的。

緬什可夫進入海軍的直接後果,就是拖延了俄羅斯海軍技術進步和戰鬥訓練,把陸軍的訓練模式運用到了海軍身上,算得上是俄羅斯海軍的掘墓人。

這個時候他這位海軍上將,被派來指揮幾十萬陸軍作戰,擔任巴爾幹半島的遠征軍總司令官,自然不會讓人服氣。

盡管他是陸軍出身,可是離開了陸軍十幾二十年,專業能力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退化,不能令人信服。

現在說他是軍人,不如說他是一名政客,更加貼切。沙皇政府的用人機制,給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蒙上了一層陰影。

俄軍參謀長費茲羅伊·薩默塞反對道:“司令官閣下,柿子要找軟的捏,要贏得這次戰爭,最容易的突破口明顯在奧斯曼人身上。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尋找機會,將奧斯曼軍隊給打殘,然後再來啃英法這塊硬骨頭。

沒有了奧斯曼軍隊做附庸,英法這不到二十萬軍隊,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幹掉他們。”

緬什可夫胸有成竹的解釋道:“如果我們重點打擊奧斯曼人,英法軍隊見勢頭不對就會開溜,我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同時留下他們。

如果不能打疼英法兩國,就算是我們占領君士坦丁堡,這場戰爭依然會持續下去。

他們可以通過海路,源源不斷的把軍隊送到巴爾幹半島,這場將變得遙遙無期。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我們至少付出了1.3億盧布的軍費,如果加上前期的戰爭籌備,我們的軍費開銷已經突破2億盧布了,這是俄羅斯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

如果戰爭長時間持續下去,我們的財政就會難以為繼。在財力上,我們是拼不過英法的,就算是加上奧地利人也不行。”

拼財力,這個年代英國人是無敵的,那怕只看財政收入,他們都是一騎絕塵。處於第二梯隊的法奧俄清四國,是拍馬也趕不上的,大家都只有英國人的六七層。

這個差距,要各國完成工業革命過後,才能夠慢慢追上去。

“可是司令官閣下,現在我們並沒有優勢,戰爭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達不到最終目的。”費茲羅伊·薩默塞皺著眉頭說道

緬什可夫搖了搖頭說:“兩敗俱傷也必須要打,不管怎麽說我們都必須要打英法打痛,逼他們退出戰爭。

如果按部就班的打下去,這場戰爭我們是準備打一年、兩年,還是十年、八年?

現在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當年一次戰爭,我們可以和奧斯曼帝國打上十幾年,可是現在可能麽?

高昂的戰爭成本已經告訴了我們,速戰速決是最好的選擇,要是拖延下去,我們付出的代價只會更加慘重。”

軍人看問題,只是從軍事上出發就夠了。政客看問題,更多的還是從政治上考慮。

緬什可夫已經向政客過度了,他可以不在乎俄軍的損失,但是他無法接受這場戰爭持續下去。

俄國政府上下都清楚,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對他們越不利。到了後期,那就只能看誰的承受能力更強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戰場上慘烈的傷亡,嚇到英法兩國,逼迫他們讓步。

歷史上克裏米亞戰爭過後,英國人幹涉歐洲事務,就收斂了很多,盡可能的避免自己親自參與,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地區墊底了基礎。

可以說克裏米亞戰爭是幫德國人打的。戰爭過後,俄羅斯內部矛盾爆發,必須進行改革,十幾年時間都沒有走出來;英法兩個勝利者也心有余悸,沒有第一時間幹涉普魯士發起的統一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