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政見(二)

“皇爺,內閣將各部的課業都交上來了。”

幾名小宦官魚貫著進入乾清宮,每個人手裏都捧著一個木盤,上面放著厚厚的奏疏。

朱允炆交代下去的課業,在第二天就全部收齊。

“先放桌子上吧。”

忙活完洗漱,朱允炆也沒有第一時間去翻看,而是悠哉的吃起早點來。

“坐下一道吃點。”

主仆兩人就著一碗熱粥,幾道小菜簡單的對付一番。

都等吃飽喝足之後,朱允炆又走出暖閣:“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跟朕逛一圈。”

“皇爺您不先看看這些閣老大臣們的奏疏?”

朱允炆回首一笑:“有什麽好看的,昨晚一大幫人跑到許不忌家裏,有老許在,便是這些文章朕不看,大致的內容朕心裏都有數。”

君臣相知相識,正如許不忌知朱允炆甚深那般,朱允炆對許不忌一樣了解的極深。

他給朝堂上的官員們留下的這堂課業,這些官員一定會有不少人去尋許不忌來請教,而許不忌是一定可以將這堂課業做到極致完美的。

所以,這場所謂的考試,乍一看壓根就沒有任何意義。

雙喜跟在朱允炆身後亦步亦趨,眉關就鎖了起來,絞盡腦汁的苦思起來。

皇帝懶得去看收回來的答復,也對此事並不傷心,那又為何要大張旗鼓的做這事呢?

強調國家之大,需百官鼎力輔佐,又留下這麽一堂課業,希望百官可以用心作答,如何力保大明萬世基業永昌雲雲。

搞不明白,雙喜縱是一頭霧水也懶得去問,他才不操外廷的心呢。

繞著乾清宮走上兩圈,朱允炆活動活動身體,便覺得周身上下通泰了許多,這才回到暖閣內,隨意的拿起這些奏疏翻看起來。

這一看,嘴角便帶起了三分笑意。

奏疏裏的答卷內容大致與朱允炆的猜想所料無幾,緊緊的扣住了所謂堅定政治立場,夯實政治根基,高舉公器源自百姓,持於皇權之手的大旗這三點核心。

寫的最好的自然是許不忌,其可謂是對大明何以有今日之盛這一問題,對朱允炆進行了一番堪稱肉麻到了極致的吹捧。

“大明自今上登基以來,在君父的英明領導下,政治清明、國力蒸騰、經濟繁榮、法治公正,實現了千載青史未有的大盛之世。

君父對全國各民族、各地域之不同情況,統籌推進‘一五’、‘二五’、三五”計劃的總體布局,堅持以穩中求進為施政基調,積極推進和落實改革思想,是實現富國強民的核心原因。

正是因為君父的思想為內閣和朝廷的施政指明了方向,加上地方各省、民間各團體和百姓的積極投入和支持建設,上下同心,實現了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有力有序的化解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矛盾,顯著提高了生活環境。

接下來,為保持這一大好局面,並在此基礎上努力創造更大的盛景,更需要堅定不移的朝著接下來必然會到來的‘四五’等既定目標任務前進,更需要堅定不移的以君父的思想為前進過程中的核心綱領。

只有時刻學習領悟君父對於國家建設的指示精神,那麽‘三五’亦或者將來的‘四五’規劃中主要的任務指標和國家對內對外一些重大戰略任務才可以如期實現,國策、政策才可以全面的落地見效,讓百姓切身的感受到改革的進步,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紅利。

我堅信、內閣堅信、廟堂朝野和天下億萬黎庶皆堅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高舉君父思想的意識形態,那麽未來無論多麽困難的目標任務最終都一定會以取得全面勝利作為我們工作的回報。”

這一大串冗沉的馬屁之下,便是洋洋灑灑大幾千字的附充內容,包括生動的舉出了一大串政通人和的鮮活案例,甚至小到連誰家新添了幾個大胖小子這種事都拿出來添了幾筆墨。

總結下來就是,成果豐碩,舉世矚目,青史未有,千古盛世。

“這個許不忌。”

朱允炆搖頭失笑,而後沉吟一陣後,突然說道:“著通政司將這篇文章刊到兩報之上,抄送天下,另敕,加封許不忌太子太師銜。”

宮閣中,不遠處一名伏案的翰林郎就傻了眼。

當朝哪來的太子?

雖說自古以來,這太子太師就是一個名譽上的虛銜不假,但你也不能假的那麽離譜吧。

不懂歸不懂,翰林郎在回過神來之後,還是趕忙擬好了敕旨,放到朱允炆的案頭供後者審閱加印。

“直接給通政司送過去吧。”

許不忌的奏疏和加封的敕詔一並交給了一名跑腿的小宦官,這個重磅炸彈便在大明官場轟然炸響。

皇帝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麽,就算許不忌馬屁拍的確實響亮,考慮到許不忌柄閣以來卓著的改革,那麽便是給許不忌恩賞一個流爵,封公封侯,天下人也不會多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