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改革朝堂和一五計劃(上)

當朱允炆這個皇帝有心要做某件事的時候,那麽這件事一定是享有最高級別的優先級。

幾乎在短短幾天的功夫,內閣就擬好了草案,關於興辦學堂的計劃和選址,包括第一批招生的規模。

南直隸、江西、浙江三省每個府各建一所童學和少學,而在南京、南昌、杭州三城各建一所青學。

童學的招收線為十二歲以下,人數上限為三百;少學的招收線為十二歲以上、十五歲以下,人數同樣為三百;而青學暫不面向民間直招,凡有各省府縣教諭推薦的儒林學子皆可持憑證往省城入學,只要是三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皆可,人數不設限制。最後,開辦學堂的前期一戶無論你有多少的適齡上學兒童,但是只能有一個孩子享受免費入學,哪怕你想花錢送孩子上學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第三條,那就是特意為前兩條服務的了。

後世早期有一種腐敗現象,叫做開奔馳領低保。

同樣的道理,官辦學堂,第一批入學的絕大多數一定會是當地府縣有實力的地主豪強,他們家的孩子雖然本就讀書識字,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總能給他們省掉一筆請家教的開支。

而且官辦啊,任何的東西只要在前面掛上一個官辦的名頭,那麽在古代這個時期都會讓民間趨之若鶩,讓人想要見識一下。

這年頭家庭有條件的孩子難免會很多,不同的歲數段自然也是都有,他們必須要做個選擇。

童學、少學、青學,這些豪強大戶只能選一個學校來進。

天家重長子、百姓愛幺兒。

這些地主豪強雖然不是天家,但他們的家私殷厚,最重視的自然是培養出一個能幫助家族的即戰力,那麽青學作為三種學府中的首席,就會成為他們首當其沖的第一档選擇。

如此一來,也算是給童學、少學讓了路。

省的他們過度擠占平民百姓家孩子的名額。

三十多個府,就是三十多所童學和少學。計劃滿員招生兩萬余人,這個龐大的數量,豪強地主階級是消化不完的。

架子搭好,剩下的就是往裏填充內容。

朱允炆本想借著這次興辦教育的機會放開男女大防,讓女童也可以入學,但卻遭到了內閣四人口徑一致的反對。

什麽‘婦女能頂半邊天’這種話壓根就不是這個時代應該提倡的。

女性可以入學,那將來是不是也有等同的資格考官?

本來就坑位有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官場仕途,在把幾千年專屬男人的權利讓出去,那可不行。

內閣不會同意、朝堂不會同意,因為天下的士子都不會同意。

這不是急的事,別弄得地方烏煙瘴氣。

雖然只要朱允炆願意,他能強行推行下去,但全是弊端毫無好處的事,他自然不會做,內閣反對,他也就閉嘴不說。

碼過這件事,朱允炆又想起標點符號的事,這個想法就得到內閣的一致稱贊了。

古代詔書、文書等沒有標點符號,同樣一句話,如果斷句沒有斷好,那讀出來可就是兩個天壤之別的意思了,容易鬧出大烏龍來。

所以古人們有的時候在寫奏本的時候,會在應該停文的地方加重筆墨,怕的就是皇帝看不懂,悟錯了意思。

推行標點符號進行分段,恰當其時。

前置的辦學事務商議完,那剩下的便只有教材和擇師了。

擇師最是容易,翰林院可是有著幾百名整天閑著沒事幹的遊蕩學子呢。

除去翰林學政這個中樞的幹部梯隊不動,其余的翰林學子根據各自的長項擔綱不同教材的教師,雖然還有些名額不足,地方上予以補充即可。

另擇各省府軍衛所挑選幾名武藝精湛的擔綱所謂軍訓課教官,每所學校每日課程中要有一個時辰的體訓課。

擇師的事好安排,而教材的事內閣和翰林院開了足足四天的研討會,按照朱允炆四大主課的要求,也算大致有了一個方向。

國學這邊最是簡單,四千余年文明,文學典籍浩如煙海,內容由淺至深的則選就行,童學開蒙可以拿《三字經》、《百家姓》之類,而後由淺至深到《唐宋詩詞》之類的比較輕松的娛樂文學。

少學的國學課,就該引申一些蘊含古人思想的文章或者更深層次的文學作品,如《詩經》、《楚辭》、《春秋》以及雖不被朱允炆所喜,但仍代表華夏文化的四書五經等。

青學的國學課,就開始擇選一些青史中重要名人的文章、語錄收集,讓這群已經算是半大小子的學生好好體會這文章更深層的感悟,內閣眼下擬選的有荀子、墨子、韓非子、公羊高等春秋戰國時代的先賢,也有曹操、劉勰、陳壽等魏晉君臣。近現代的有文天祥、王安石、阿合馬等宋元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