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兩件事(下)

內閣空出來一個閣臣的位置,誰來補上?

這件事被朱允炆拋出來之後,整個奉天殿裏的人可就沒心情去操心剛才上不上稅的事情了。

交稅是全天下人一起遭罪,同意還是反對也要大家夥一起合計,但是能不能補位進入內閣,那可是只有一個位子的事。

“士奇啊,你是內閣首輔,你先說吧。”

內閣選臣這第一個推薦權,朱允炆還是點了楊士奇的名字。

所有人的目光便齊刷刷的看向楊士奇,同時腦子裏都活泛起來,而解縉更是下意識的想到了兵部尚書齊泰。

後者可是在當初推薦內閣首輔這件事上聽楊士奇的話擺了郁新一道的,有這份交情在這裏,加上齊泰本身又是朱允炆的潛邸之臣,於情於理都應該推薦吧。

楊士奇沒有太多的猶豫就開了口:“臣舉薦工部尚書嚴震直。”

靜。

朱允炆笑了起來。

扭頭看向郁新:“郁閣老的意見呢?”

這是我的鐵杆莫逆啊,我能有什麽意見?

郁新現在就覺得自己腦子裏懵懵的,更是怎麽都摸不透楊士奇的套路和想法。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知道這嚴震直是他郁新一手引進做官的,自打朱允炆設立內閣之後,這幾年也一直都是以他郁敦本的門生身份立足,楊士奇這個人出名的吃相難看,他會那麽好心?

腦子裏神思電轉,短短幾個呼吸之間的功夫,郁新便把握住了楊士奇的心思,果斷開口道:“臣沒有意見。”

“解卿的意見呢?”

解大紳現在還處在茫然狀態,聞言忙站出來支吾了兩聲後也應了下來。

“臣沒有意見。”

雖然他暫時沒搞懂楊士奇的心思但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還是讓他選擇了繼續相信,反正他是篤定楊士奇就不是一個吃虧的主。

內閣三人都允了下來,朱允炆再把目光移向朝堂百官時,這些人哪裏還有什麽不同意見,就算有個別幾個跟嚴震直不對付的官員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大多數都還是表了支持的態度。

“那就這麽定了,嚴震直加大學士銜,不再擔任工部尚書。”

朱允炆金口欽定,這事就算坐實了。

嚴震直激動的跑出班列匍匐謝恩,但從頭到尾都沒有看過楊士奇一眼。

楊士奇舉薦他跟示好一丁點的關系都沒有。

內閣現在四個人,去掉朱棣這個掛名不問事的以外只剩下他郁新、楊士奇和解縉三人,楊士奇跟解縉是同鄉兼同黨,可以說內閣裏的大小事務現在都是江西楊黨一手操持,為了平衡政局,補進來的就不能再是江西籍,更不能是楊士奇的人。

嚴震直是他郁新的人又是浙江籍,算是符合了平衡的基本條件,這樣一來算是楊士奇的自保。

另外參考一下嚴震直的出身,嚴震直是浙江的糧長出身,屬於地主豪紳階級的代表,皇帝剛剛下令要清查天下的田畝之數,這不僅是掘士子階級的墳墓,也是侵害了天下的糧長利益,因為田畝數越多稅糧越多,而稅糧越多則損耗越大,他們糧長就要補貼的更多。

讓嚴震直入閣,就可以穩定各省的糧長大戶的心,讓他們不至於聽風就是雨的鬧恐慌情緒,後續朝廷只要出台幾項措施出來,這些豪強地主就不會吵吵著要翻天了。

楊士奇這個提議解決掉了這兩個麻煩而已。

當然,除開這兩個公事上的麻煩以外,楊士奇也是有私心的。

舉薦嚴震直,怎麽也會為他加一點形象分,向外界展示一下他的胸懷寬廣,畢竟好歹他也是內閣首輔了。

以前為了升遷用手段也好、工心計也罷,弄得自己聲名狼藉,現在為臣子的身份爬到了權利的巔峰,那就該想辦法把自己洗白了。

無論背後大家夥怎麽非議,明面上他楊士奇也是對嚴震直有舉薦之恩的,後者總不能在大庭廣眾再說楊士奇的壞話了。

皆大歡喜的結局。

朱允炆看向楊士奇,給了後者一個隱晦的贊許,隨後繼續開口道。

“工部尚書空了出來,這個人選你們內閣拿主意吧。”

大家便都明白過來,這是皇帝把工部尚書的位置讓給楊士奇來定了。

人家楊士奇前腳才舉薦了嚴震直,給了郁新一份大禮,他推薦誰來接任,郁新和嚴震直但凡腦子沒病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反對。

念及至此,這些京官看向楊士奇的目光又更加火熱起來。

要抓緊時間向楊士奇靠攏了,這是條金大腿啊。

聖眷之隆,連一部尚書的位子皇帝都可以大方的交給他,攀上這個登天梯,說不準下一次大朝會的時候自己的站位又可以往前提幾步。

“朕的兩件事都說完了,諸位卿家可有本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