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老師(第6/7頁)

那人若有所思:“那這個桑菊飲,可以給我也抓兩幅嗎?”

林淮蘇將電子秤搬回去,拍了拍手:“不能。”

“實際上,沒有哪個方子是通用的,在別人身上有效在你的身上可能會起反作用,我熬這個茶是因為我在這邊守著,了解每一個患者的身體情況,知道那些人吃得吃不得,你想帶給家裏人喝,還是要先讓家裏的人先去醫院看看,自己的身體適不適合。”

“就拿最簡單的來說,中醫中光是感冒就有兩大類,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夏天的時候得了風熱感冒,吃風寒感冒的藥就會加重病情,這也是為什麽有些人分明只是感冒,卻還是拖了很久都好不了的原因。”

那病人恍然大悟,不由得衷心佩服起來。一開始他是看中蘇老爺子的名聲才過來的,讓林淮蘇給他開藥,他其實非常不樂意,現在發現這人不僅醫術高超,還非常有醫德、耐心,只覺心服口服,帶著藥就離開了。

江釋宸給林淮蘇遞過來杯水潤嗓子,那雙眼睛幾乎就沒挪開過。

送走病人之後,也差不多到了關門的時間。林淮蘇交代其他的學徒好好把雜物做完再走,自己先跟著江釋宸溜了。

他現在也是有學生的人了。

只可惜江釋宸在這周就已經把課給交回去了,下半學期是原來的教授接手。

好消息是江釋宸這下終於沒那麽忙了。

轉眼間來到十一月,林淮蘇的通告也越來越少,除了明年還有一部古裝劇,今年可能不用再往公司那邊跑了。

日子變得悠閑起來。

那個曾經天天掛在熱搜上的名字也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不過這種事太過常見,每天都會有人消失在眾人的記憶裏,娛樂圈就是這麽個人走去流水的地方。

然而,十一月中旬,一條爆.炸.性的消息霸占了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國內終於研發出來了一整套,對於中風有治愈效果的中醫療法了。

中風,治愈。光是這兩個名詞放在一起,就足夠讓每一個人振奮。因為這個病實在太常見了,隨著當代生活習慣的改變,這種由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是熬夜、運動不足等不健康生活習慣都可能引起的病症讓每個人都談之色變,且此病發病迅速,容易留後遺症,致死率、致殘率、復發率都高。

而且,中風的治療費用高昂,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去除病因才可根治,在眾人的印象裏,中醫可是不用開刀的啊!

最關鍵的是,這條消息是直接上了央視新聞的,上頭專門公開聘請國內的相關中醫自願報班參加培訓,培訓費用報銷,學成之後所有人都會單獨發一個資格證,這些人的名字也可以公開查閱,患者只需要去這些地方看病,就可以解決一顆埋在身體裏的不定時炸.彈。

全國上下都因為這件事轟動了,報名公開的第一天,就有上千人參與了報名。

最終篩選出來,參加第一次培訓的只有二十個,上頭承諾,等這項技術發展完備之後,每年都會展開培訓,以後,中風將再不會成為生命的威脅,只不過是一種治療期稍長的小病罷了。

這樣的形容未免有些誇張,別說西醫不信了,就連很多中醫也不信,中風在中醫只能調理,在西醫只能藥物治療,根治只有手術一種辦法,怎麽可能中醫就直接超過西醫,不開刀就直接痊愈了的?

在眾人的疑惑聲中,上層終於陸續公布了一部分數據,因為害怕被有心之人利用,模糊了很多具體內容,但是就曝光的數據而言,足夠向眾人展示這套療法的可靠性。

培訓的同時,上頭還專門開放了志願者通道,優先為重症患者治療,當然,其他不同程度的中風患者也可以報名登記,有需要的時候也可能會通知過去。

志願者通道的報名就變得有些門可羅雀了,除了有少數的重症患者——基本上都是癱瘓之後不能自理的,久病床前無孝子,死馬當作活馬醫。

然而這群觀望的人並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這批躺著送進培訓基地,活蹦亂跳走出來的人治愈之後,志願者通道會被擠成什麽樣子。

海市。

一項工程正在悄然實施著,施工地點就在海醫大旁邊,因為晝夜施工,還有不少學生投訴,然而這些投訴最終都石沉大海。

終於,在十二月初的時候,一棟四層樓的建築物拔地而起,四周豎著高墻,戒備森嚴,沒有人知道那是幹什麽的。

第一批專家在十二月的第一個周末,被送了進來。他們即將在這裏度過半年的時間,除了中途的春節能回一次家,因為簽了保密協議,平時都不能離開這棟建築四周高墻的活動範圍。

這批專家並沒有選擇年紀太大的,全是四十到四十五歲的中年人,因為《風疾論》的治療中,運用最多的便是針灸手法,年紀大的中醫確實在經驗判斷方面要高於年紀輕的,但是這批專家正好是八五年之後,對於學歷有要求的、經歷過正規、系統學習的醫生,又有足夠的經驗,也不會手抖,是最適合進行第一期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