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皇後一身疲憊地回到自己宮裏,就看到楊太妃正在她宮裏喝茶。

皇後擺擺手,讓伺候的人下去。

“今天楊氏的事是你弄的吧?”

韓太妃放下茶盞,“娘娘這可就冤枉本宮了,本宮不過是在禦花園說了句眾大人正在為娘娘議太後尊號,那位皇帝生母恰好聽到了,這怎麽能怪本宮呢。”

皇後走到主位坐下,揉了揉太陽穴。

楊氏想當太後的心思,她從來都知道,所以對於楊氏所生的九皇子,她也從來不抱期望,其實不止楊氏,剩下那幾個小皇子,他們的生母又何嘗不是這個心思,只是比楊氏裝的好一點。

韓太妃看著皇後沉默,笑著說:“今天的事,是我多嘴,不過要沒今天的事,怎麽能讓朝臣們看清楚咱們這位陛下的生母是什麽樣的人呢!”

皇後放下手,瞥了她一眼,“只是群臣?你是更想讓本宮對小皇帝死心吧!”

韓太妃笑道:“當然,正好也給娘娘提個醒嘛,娘娘出身名門,又執掌中宮多年,如今陛下年幼,按慣例該娘娘臨朝聽政,娘娘現在看清,總比操勞一生,最後卻為他人做嫁衣強。”

皇後聽了默然。

其實這事不用韓太妃提醒,她這幾日也細細思量過,如今皇帝年幼,按慣例得她臨朝聽政,扶持小皇帝,彈壓百官,這臨朝聽政算是大權在握,她未嘗沒有不心動過,只是思慮再三,她卻有些猶豫,一旦她臨朝聽政,以後的路無非兩條。

第一條,除掉楊氏,把持小皇帝,垂簾聽政,只是管家三年,貓狗也嫌,等到皇帝大了,肯定要歸政皇帝,到時楊氏的事一旦爆出來,只怕她就是天下的罪人。

第二條,壓制楊氏,扶持小皇帝,垂簾聽政,這樣可能稍微好一點,走得路也不那麽絕,只是隨著皇帝長大,楊氏有親兒子撐腰,必然彼消此長,以後壓在她頭上,她最後只怕也是退守宮中。

皇帝終究不是她親生的,縱觀歷朝歷代,有幾個非皇帝親生生母臨朝聽政有好結果,就算活著時壓制的住,可等一死,家族還不是被皇帝連根拔起。

皇後想起家中的父母、宗族,她終究不敢放手一搏。

皇後擡起眼皮,看著韓太妃,“你放心,本宮沒心思學賢德太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後所說賢德太後,乃是前朝一太後,用心扶持庶子十余年,庶子終成一位明君,只是這位明君後來多次忌憚賢德太後母家,未免有些讓人心寒。

韓太妃聽了,笑道:“娘娘是明白人。”

第二日,群臣為皇後上尊號,冊封為惠慈太後,並請太後臨朝聽政,卻被太後以不知政事婉拒,於是重臣重議,最後由朝中宰相和大將軍一文一武輔政。

三年後

政事堂

宰相坐在裏屋,處理著堆積如山的奏折,這三年,他又平添了不少白發。

突然,外面傳來一陣喧嘩聲。

宰相皺了皺眉,擡起頭。

“誰在政事堂外面喧嘩?”

一個文官走過來,“相爺,不好了,楊舍人和其他舍人吵起來了。”

“什麽事?”宰相一聽皺眉,不過心裏卻已經有個大概,定然又是楊舍人出了什麽錯,被其他舍人嘲笑。

果然,文官不屑地說:“還不是那楊舍人又寫錯了字,被其他舍人譏諷,他不憤,就鬧起來,也不是下官說,這中樞舍人一職,掌制誥,能居此職者,必天下才子,他楊舍人仗著是楊太後族人,就居這樣的要職,這樣其他舍人的臉往哪擱。”

楊太妃,在一年前,終於拘著小皇帝,讓小皇帝冊封她為太後,而因為皇帝漸漸大了,群臣也不好不給皇帝面子,於是也沒阻這件事。只是這楊太後當上太後,就給自己家族大大小小賞官封官,偏偏她娘家子弟又不成才,這讓一眾朝臣憋屈不已。

宰相聽了文臣說的,又聽外面吵架聲越來越大,只好起身,走了出去。

一出門,就看到院子中,楊舍人正抓著一個舍人衣領,揚手要打這個舍人。

“住手!”宰相趕忙喝止。

幾人一看宰相出來,這才忙停手。

宰相走過去,“政事堂重地,你們居然敢吵鬧打仗,有沒有看看這是什麽地方。”

幾個舍人忙站好,“相爺。”

楊舍人卻滿臉不在乎。

“說說,什麽事。”宰相沉聲說。

楊舍人搶先開口,“我不過在制誥時寫錯了兩個字,他們三個就陰陽怪氣譏諷於我。”

周圍眾人聽了齊齊翻白眼,在聖旨上寫字,你都敢寫錯別字,你咋不上天呢!

旁邊一個舍人忙說:“相爺,這道聖旨之前已經發到尚書省,然後被人家圈出,打了回來。”

這下連老宰相臉上都掛不住了,政事堂的詔書出了錯別字,被宣旨的尚書省官員發現,把聖旨打回來,這已經不是楊舍人自己丟臉,而是整個政事堂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