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2頁)

這件事因為事涉朝中高官,還未曾傳出來,整個丹州包括樂吾山莊在內,只有少數人曉得。

姓孟的年輕人喃喃:"……所以中年人到底是怎麽看出來的?"

胡姓老人聞言,吃驚的臉色都變了:"胡某怎麽聽說,‘綠蓑衣’也在雍州那邊。"

——綠蓑衣算是魚叟的門人,雖不像北陵侯那樣屬於親傳弟子,也是得了不少傳承,手中長劍名為"蚱蜢舟",昔年曾受魚叟派遣,往赴邊關,一人一劍盡滅都婆國三百甲士。

"‘綠蓑衣’確實在,而且就在將軍府內,但又如何?那人一招間破了‘逆流而上’,同時重創‘綠蓑衣’,卻沒取他性命——既然留了三分余地,那魚叟他老人家便是知道了,也只能容讓一二。"

姓孟的年輕人搖頭,低聲:"明明打了十七招,怎麽變成了一招?"

沒人注意姓孟的年輕人說了什麽,柳家的弟子正將事情經過娓娓道來,據他說,那位寒山派弟子闖入將軍府的過程,不是十步一殺,而是一步十殺,最後劍氣如虹,將將軍府內用來看管逃奴的屋子劈成了兩半,卻分毫沒有傷到裏頭的人。

胡姓老人茫然不解:"那位大俠為何要去找逃奴?"

不是說邵成德是說了掖州王壞話,才遭了滅頂之災的嗎?

柳家弟子想了想,猜測道:"寒山派畢竟是名門正派,若只是說她老人家壞話,只教訓邵成德本人便好,之所以派人覆滅了將軍府,肯定是有旁的得罪的地方。"

"畫堂影上"張夫人忽然道:"將軍府勢大,那些逃奴被釋放之後,下場也未必會好。"

柳家弟子點頭:"那位寒山派的大俠也考慮了這一點,說若是後續這些人出了什麽問題,就把賬算在南陽王頭上,問題的範圍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天災人禍,並擁有最終解釋權——這句是那位大俠的原話,表示就算裏面的逃奴就算走在路上崴了腳,都算是南陽王故意伸腿絆的。"

張夫人:"……"

她感覺一束正道的光照在了江湖上。

杜高粲驚嘆:"原來這便是名門正派!"

柳家弟子幹咳兩聲:"那個,各家有各家的習慣,這應該是掖州王的風格,不能作為所有武林正道的代表……"又道,"南陽王懷疑寒山派要找機會對付自己,千請萬請,央求了凈華寺的人,將涉及在內的百姓都接去了臨州,如此一來,扶農郡中的人手便大大的不夠,若是鄧兄跟孔兄帶著手下兄弟們過去,十有八九會被派往此地。"

鄧幹聽得目瞪口呆,他早知掖州王行事風格強橫,卻料想不到對方居然能派人誅殺邵成德於前,再逼迫南陽王退讓於後,當下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禮,帶著手下的前山匪現苦力預備役們,立刻動身往臨州趕,只盼早早趕到凈華寺那裏,免得掖州王再心血來潮,把正道的光照到他們腦袋上。

看見鄧幹等人離開,柳家弟子又壓低聲音,道:"諸位可知,那位寒山派大俠,為何要去找那些關押在將軍府中的逃奴?"

杜高粲小心翼翼:"為了伸張正義?"

他依稀曾聽聞過,那位邵將軍抓來的許多逃奴,其實只是普通百姓,被他硬是安上了個逃奴的名頭,抓來家中充當苦力。

柳家弟子:"……杜老爺所言固然有理,但那位大俠如此行事,其實還有點旁的緣故在裏頭。"頓了頓,道,"那位大俠將其中一位逃奴帶了出來,當著所有人的面,在他耳邊說了一句暗語。"

胡姓老人激動道:"願聞其詳!"

柳家弟子回憶了一下,道:"據說是‘大娘托我給你帶個話,討要之前欠的三文包子錢’——諸位可知這是何意?"

在場中人各有猜測,卻無一人能說服得了旁人。

姓孟的年輕人誠懇道:"我覺得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算江湖俠客,也難免會順手接取一些小任務,比如幫忙追討欠賬,只是被討賬者有時會出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裏,才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來制造與對方接觸的機會。"

沒人關心這位年輕人說了什麽,就在對方提到"字面上的意思"的時候,其他人就已經將聊天內容往下一個階段推進。

柳家弟子:"目前的猜測是,所謂的欠錢,其實是在暗指對方以前欠下的承諾——諸位或許不知,那名逃奴其實是一位隱居避世的江湖前輩,因為武功大損而退出江湖,如今已經因為承了寒山派的恩惠,趕去永濟為掖州王效力。"

其他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姓孟的年輕人微微一笑,卻也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