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5/6頁)

不管是真是假,但孟茯一下從李尚這裏得了不少信息,將心中的很多謎團都給打通了。

她與李尚在這殿中說話,卻不知這宮裏何時已經填滿了宮女嬤嬤,顯然李尚是真打算將她安頓在此處了?

果不其然,李尚朝殿外看去,只見隨著這些宮人的到來,這清冷的玉簪宮裏多了幾分煙火氣息,不由得露出些許笑容來,“往後,你便安心住在這裏,有什麽不習慣的地方,只管來找朕。”

正說著,大總管忽然匆匆進來,在李尚耳邊低語了幾句。

李尚表情忽然一變,轉而朝孟茯道:“你先休息,晚些朕過來陪你吃晚膳。”

說罷便匆匆走了。

孟茯這才示意玲瓏將殿門關掉,“你信幾分?”

“我覺得可能是真的。”玲瓏心說雖然自己不聰明,可是也沒那麽傻,只朝孟茯說道:“他騙你做什麽?你身邊如今能人異士那樣多,真騙了你,難道還查不出來,而且你也知道蒙家軍當時是何等厲害,簡直就不像是常人軍隊,所以蒙家軍的將士們中了此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是她覺得吧,這個皇帝做得好生窩囊。

但因為孟茯的親爹,她也不好直接說出口。

孟茯其實也信個五六分,因為跟孟韶玥所提,是一致的。

只是孟韶玥還沒查到證據,所以一直不敢定論罷了。

又朝這殿中掃視了一眼,“說來也奇怪,我竟然覺得這裏很熟悉。”

玲瓏還未回話,外頭便有宮人稟話,“沈三夫人,令妃娘娘和常妃娘娘打發人來瞧您了。”

孟茯有些意外,這也來得太快了吧?想都沒想便直接拒絕道:“回了她們,我休息了。”

自己一路車馬勞頓,這會兒正當休息的時間,她們好意思來打擾?

而令妃等人在聽說孟茯被李尚帶到玉簪宮的時候,就意識到李尚對孟茯顯然不是王美人那樣了。

雖然她們也有些震驚李尚如此不符合規矩的舉動,竟然將孟茯安排在玉簪宮。孟茯不管如何,她到底是沈夜瀾的妻子,是南州望門沈家的兒媳,陛下此舉難道就不怕沈家麽?

但細想起來,李尚自來對於女人這一項,就沒有講過任何分寸。

在他眼裏沒有美醜可言,只要像那玉簪幾分?

像得越多,便是能得到越多的寵愛。

而因聽了大總管耳語幾句,便匆匆從玉簪宮出來的李尚,此刻正在禦書房中。

手裏拿著一本迷信,正是從遼國那邊送來的。他將上面的內容來來回回看了幾遍,仍舊覺得難以置信,“此消息可是當真?”

原來那信中所提,正是大遼如今的內亂,好幾個部落先後與蕭家起了矛盾,最要命的是那蕭太後最寵愛的胞弟的頭顱,居然出現在白水部落。

眾所皆知白水部落行事是什麽作風,眼裏也從來沒有將蕭家放在眼裏,早幾年前,就與蕭家多次起了摩擦。

不過還不足以引起蕭太後的重視。

但這一次,他失蹤許久的胞弟,頭顱卻被人發現在白水部落。

偏在這個時候,自己那個快要已經被遺忘的女兒李蓉,她所嫁的忽雲王居然反了,並且還有不少支持者。

但迷信中所寫,卻不單單是此事罷了。

還有沈夜瀾夫妻倆早就與這李馥暗中有不少書信來往。

這蕭太後胞弟的頭顱,還是沈夜瀾送給李馥的。也不知他們是如何又將這頭顱放到白水部落裏。

然後才成了這遼國內亂的最主要的導火線。

“這樣難道有什麽不好麽?如今我大齊在九龍海溝正與金國人交戰,最是擔心的便是玖皁城那邊的遼人按捺不住,趁機偷襲。”所以如今他們遼國內亂,玖皁城那邊的老百姓們就安全了。

所以李尚不懂,這些大臣們為何愁眉苦臉的。

“陛下!”刑部尚書不知道皇上是不是糊塗了,只急急道:“陛下,這沈夜瀾雖是擅運籌帷幄,眼下對咱們大齊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可是依照這密信中所言,他早就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決定,甚至早早在遼國如此部署。”

不過他現在最是擔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

“聽聞陛下將那沈夜瀾的妻子留在了宮中,此女子只怕也非同尋常之人,依照下官之言,因將她先拘在天牢之中才是,那沈夜瀾如今大權在握,陛下還要讓兵部那邊配合著他的調度,若他真有半分狼子野心,陛下也……”

只是他話還沒說完,那迷信就已經被李尚扔下來,狠狠地砸在他的頭上,“混賬東西,你們自己沒本事,見了金人遼人只知曉搖尾乞憐,如今有人能站出來與他們抗衡,你們卻是將這人當做仇敵。到底誰才是我大齊的仇人,你們心裏難道真不清楚麽?”

那刑部尚書被嚇得慌忙跪下身,兢兢戰戰地解釋著:“陛下,下官不是那個意思,只是防患於未然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