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5/6頁)

後來開始在此處燒窯開設瓷器坊,逐漸有人管這景州城叫做瓷城,而逐漸將石城這個名稱給遺忘了。

“也不是沒有可能,當初地龍翻身是發生在晚間子時,整個城裏的人幾乎都已經死完了,後來各處的人移遷到此處,匆忙建造房屋,沒有發現這下面的舊址,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這些都是孟茯的猜測,畢竟年代久遠了。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借著小小的火折子繼續往前走,逐漸開始適應這昏暗。

很快便道一處寬闊之地,得了半截蠟燭。

蠟燭點燃,黃色的亮光瞬間將這黑暗的空間所填滿,便見著是一間書房。

石桌上早就碎了一地,石雕貼墻的書架上,亂七八糟的竹簡散了一地。

戎嵐才彎腰要去撿,可是一碰那竹簡便碎了,他有些尷尬地收回手,“這不怨我。”

“年代久遠,那個時候連紙張都沒普及,這竹簡又每曾好好保護,如今自然是一碰就壞。”孟茯解釋著,也沒再去碰那些竹簡,只是這些竹簡中間,那塊灰撲撲的皮卻有些紮眼,她彎腰建起來,只見竟然是一張地圖。

也不曉得是什麽材質的,這麽多年了,不但沒有半點損壞,上面的字跡線條也都十分清晰。

與她現在所見的大齊地圖有些差別,孟茯想興許這是地龍翻身之前的地圖,與現在有區別自然是正常的,自然沒多想,只將地圖先收起來。

然後與戎嵐往前繼續走,那扇石門後,是一堆亂石,但有風灌進來,還有些些許的亮光。

半個時辰後,兩人渾身狼狽地從枯井裏爬出來。

“先回去吧。”這口井應該才枯了好些年,所以裏面堆滿了不少枯枝落葉,前些天被那一場大火燒個精光,所以這光亮才能透進下面的石城舊址裏。

一座被時光塵封的舊城罷了,裏面又埋了不少死於天災的無辜老百姓,而且又已經過了這麽多年,實在是沒道理驚動世人,打擾了地下長眠的他們。

所以孟茯和戎嵐自然是沒有聲張,回去便再也沒有提起此事。

接下來又忙著安排工匠與家屬們登船,還要抽空去幫拓跋箏的忙,等著五日後,那莫尋尋嫁入謝家,莫老爺從醫館裏出來,孟茯與拓跋箏也踏上了歸程。

而如今的南海郡,雖擅於燒制瓷器的工匠們還沒到,但是因早收到了孟茯的飛鴿傳書,所以現在雙峰縣已經開始大肆修建房屋。

當初南海郡、石頭縣,都是衙門裏將工程承包出去,省心了不少。’

如今雙峰縣如今依舊是如果,承包商們各司其職,速度遠超過了衙門自己建造要快得多,如今已經出了個雛形出來。

不少人都開始往雙峰縣投資買地,好不熱鬧。

只是這熱鬧之下,卻隱藏著一股不安,來來回回在沙溪島附近徘徊。

沈夜瀾如今也在沙溪島上,手裏拿著韓宣雲不知道怎麽劫來的信箋,“我也是活了這麽多年,頭一次見這樣不要臉的!他們自己留不住商賈們,反而要怨你。”

韓宣雲滿滿身怒火,指著那信箋後面的金文,“你看到了嗎?如果南海郡不立即停止海鮮交易,他們便要要求大齊朝廷每年賠款白銀五千萬萬兩,他們怎麽就不上天?”

相對於他的怒火滔天,沈夜瀾反而一臉泰然自若,“金人一貫如此做派,橫行霸道慣了,有什麽稀奇的。”他現在不是氣惱金人這所謂的‘理直氣壯’,而是擔心朝廷裏有那麽一幫膽小怕事的人,只怕真會點頭同意。

要麽就是限制南海郡海鮮市場,直接關閉商貿來往。

上面金人雖沒說如果大齊不執行他們的要求,會如何?但用腳指頭也能想象出來,除了用武力,金國還能如何?

“要我說,現在火星石那麽厲害,怕他們做什麽?直接殺過去就是了,何況咱們這些精致的衣甲武器,也不是他們能比的。”韓宣雲一肚子的火,大齊已經被金國遼國欺壓多年了。而金國人如此‘理直氣壯’地提這些不要臉的要求,還不是大齊的軟弱給慣出來的!

而如今這封信箋,直接將他這多年來的忍氣吞聲打破。

“那遼國呢?”他們跟金國也不是不可以打,可問題是就怕遼國那邊趁機出兵,這樣的話前後夾擊,大齊背腹受敵。

誰這個時候主動與金國開戰,就是大齊的罪人。

但沈夜瀾當然不在乎這罪人不罪人的,他擔心的是朝廷某些官員這個時候給拖後腿。

“遼國那邊不是有李馥麽?和親了,兩國文書上難道那親筆寫下的條約能作廢?”韓宣雲不以為然。

沈夜瀾嘆了口氣,“勝者為王,任何歷氏都是由勝利者撰寫的。”

所以如果真貿然開戰了,遼國也趁機出兵,大齊撐不了多久的。

到時候大齊不復存在了,這和親一事,莫說是正史了,便是野史裏也不見得能有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