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6/7頁)

小男孩點頭,她蹲在自己面前,自己的視線能看到她眼裏的真摯,他想也許她說的都是真話,往後真的不用被當做貨物一般到處變賣了。

他點了頭,阮灃兒臉上露出笑容,有些激動地朝孟茯看去,“阿茯,取個什麽名字好呢?”

“你們自己決定。”孟茯含笑著回了她。若飛在一旁給他們寫這收養文書,等著那阮崢來了,孟茯做見證,他們夫妻畫了押,送往衙門裏去。

阮灃兒興奮地側著頭想了半天,最後終於決定道:“叫作小塵吧,我不求你將來大富大貴如何出息,但求你在塵世間能自由自在,開開心心過一輩子。”

小名兒就這樣定下了,沒過多久那阮崢回來,改了大名,阮乘風,寓意將來遇著什麽事情,皆可乘風破浪安全度過,仍舊保持初心。

當下在孟茯的見證下,小塵對著阮家夫妻磕了頭,改口叫了爹娘,孟茯做了見證,畫了押便各執一份,第三份則交到衙門裏去。

本來孟茯是要留他們在這裏吃完飯慶祝一回的,然那阮崢還有要緊事情,耽擱不得,阮灃兒又想趁著時間還早,再出城前,給小塵買些東西,所以便沒多留。

其實阮灃兒做小塵的娘,就如同孟茯給若飛他們做後娘一般,這年紀沒大幾歲。所以更像是個體貼的姐姐,暫時還沒找到這做娘的狀態。

當下從孟茯家裏出來,便直接乘著車到孟茯家的雜貨鋪裏,一路給小塵溫柔仔細地講解這城中的各種事情。

而小塵的性格的確像是阮崢,瞧著雕像一般坐著一動不動,少言寡語的,但也沒讓阮灃兒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反而感覺他都是能聽進去,而且還沖自己點頭應聲。

於是越發喜歡他,待到了鋪子裏,又與劍香等人介紹小塵,高高興興買了一大堆東西,租了一輛馬車,一起拉著送出城去。

而孟茯這裏,原計劃是要等著放榜後,再啟程去景州的,哪裏曉得這過幾日推算得來是大雨,到時候馬車不好使,船只也不大安全,所以只能提前啟程。

好在家裏和鋪子都有人看著,孟茯也就放放心心出門。

路過河州的時候,與沈晝言夫妻倆送了些南海郡的特產,還有沈玨兄妹倆的書信,待了小半天,便繼續啟程去往眉州。

這一路上都是馬不停蹄地趕路,七日後到了眉州,便轉走水路,一路乘著船只去往景州。

乘船也非順風,所以其實跟旱路花費的時間是一樣的。只是上了船,騎馬的人能輕松一些,也能躺在船艙裏好好休息。

這一段河面霧蒙蒙的一片,雖離夜幕還有一個多時辰,可是天色已經灰撲撲地暗沉下來了。

船艙裏燒著火爐,自然是暖和的,只是一直待在船艙裏,到底覺得有些煩悶,所以孟茯便披了氅子,到這甲板上來。

他們所乘的是大客船,費用自然是高一些,所以這船上不見什麽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他們這樣的客人帶著下人們,因此安安靜靜的。而且船上還有一戶官宦人家的家眷,聽說是景州衙門一位小吏養在老家的嫡長女,如今是被接回來成婚的。

小姑娘她們倆明明也沒見過,竟然一致覺得有幾分眼熟,甚至還戲言莫不是夢裏見過。

而已經上船兩日了,客人們什麽事身份,皓嵐那裏都摸得一清二楚,沒什麽閑雜人等,所以孟茯出來,自然也沒喊拓跋箏同行。

甲板上也沒什麽人,也就是幾個船工。

孟茯轉了一圈,爬到最上面去,船已經走了好一段河流,而這一片河流霧氣少了許多,遠處寒風裏的那竹林深處,露出些微黃的燈光,幾縷炊煙裊裊而起,顯然附近是小村莊的人家,已經開始在燒火煮飯了。

旁人只怕覺得冷,恨不得躲在那屋子裏取暖,而她在南海郡也一下待了幾年,早忘記了什麽是寒冬,這會兒只想多體驗幾分,所以才爬這麽高。

而這站得高,風也大了幾分,她下意識把鬥篷戴起來,正要扶著欄杆下樓梯,忽然聽得一陣輕輕的抽啼聲,探頭望出去,原來竟然是那位州判大人家的嫡長女莫尋尋。

身後跟來了個十一二歲的小丫頭,她主仆倆穿得素凈,就這莫小姐,身上還穿著舊年的棉衣。

小丫頭就更不用說了,袖子都斷了一大截,還不知道是前年還是大前年的衣裳呢。

又或者是這莫尋尋從前的舊衣裳。

拓跋箏不止一次說,必然是沒了娘的,那現在的莫大人身邊肯定是後娘了,所以這些來接她的奴仆,穿得都要比她這個做小姐的要體面幾分。

孟茯一時想起拓跋箏的話,便停下腳步,沒再動。

然後便聽得那小丫頭無奈地勸道:“小姐,認了命吧,這是沒法子的,難道還一輩子在鄉下待著麽?這謝公子雖身體不好,但嫁過去了總是衣食無憂的,難道您還要繼續在鄉下過著這給人紡紗漿洗衣裳的苦日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