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5/6頁)

到時候母去子留,再好不過了。

她一定將這孫子好好撫養成人,叫那些如今欺她笑她的人都好好看一看,她將來還能教出一個狀元郎出來。

秦夫人已經想好了,武官到底是沒有前途,等著王桑榆肚子裏的孩子生出來,就讓他讀書寫字,將來金科登榜,一洗雪恥。

“我就是想來謝謝母親,往後不用專門給我熬湯了。”王桑榆像是沒有看到秦夫人眼裏的算計一般,很自然地在她的旁邊坐下來,“我今天聽下人們說,趙大人家的小姐要出嫁了,說起來也是和寶珠一般的年紀。”

提起趙家小姐的婚事,秦夫人心裏一陣羨慕,原那趙家還不如他們的,可因著兒子出事,如今秦家門庭冷落,寶珠的婚事也沒了著落。

早前相看好的人家,只怕現在多半是不願意了,不禁嘆了口氣,“這丫頭還小,留她再待幾年也使得。”

“話是這樣講,可若是在這般拖下去,只怕合適的好郎君都沒了,母親想留妹妹在家裏多幾年,倒不是什麽難事,只要將婚期推遲些就使得了。”王桑榆來的路上,已經想過了,有權有勢的好郎君,人家雖不會要秦寶珠,可秦寶珠也是有幾分姿色的,若是就這樣許給那些小戶之家,著實是可惜。

“可是如今,也沒有什麽合適的人家啊。”秦夫人心裏發愁,她這做娘的,難道就不想趕緊給女兒將婚事訂下麽?可是上哪裏去找女婿?

然她不曉得王桑榆就等著她這話了,當即笑道:“怎麽就沒有了,就怕母親你舍不得寶珠,不然外面大把的合適人家呢。”

說著,便一一數落了幾個小門戶的。

秦夫人自然不滿,眉頭險些扭成一團。

王桑榆也是聰明人,先說了這些身份低下的人家,然後才一副恍然想起的表情,“對了,我聽說戶部的葛大人,好像也有意思要續弦了,到底葛夫人去了那麽多年,孩子們又還小,他是該娶個正經夫人回去,府上又沒個管事的老太太,總不能叫一幫小妾來掌事吧?這豈不是叫人笑話?何況正房嫡出的孩子們,難道還要讓小妾來養麽?”

秦夫人聽得這話,一下便想起是哪位葛大人了,身份低位倒是不錯的,正四品的文官,比她家這武官出生的侯爺還不知道要好多少呢!

而且府裏就如同王桑榆說的那樣,沒有個長輩在,嫁過去就是當家主母。

他也不算老,不過三十出頭的樣子。

樣樣都是好的,唯獨是相貌太醜,早前還聽朝裏有那好事給他取了綽號,叫什麽蟾蜍。

卻不是因為他家裏有多少寶貝,而是他的樣貌跟那蟾蜍皮一般,滿臉的疙瘩不說,個頭又矮,說話聲音更是極其難聽。

所以秦夫人連忙打消了這個念頭。只道:“是不錯,就是不曉得哪家姑娘有這福氣,嫁過去直接就做了那現成的娘。”

秦夫人說這話時,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王桑榆哪裏還不明白,她是不歡喜這樁婚事。心中不由得冷笑,也不看看現在鎮北侯府什麽光景了,若是鎮北侯明兒死了,這一家子就是庶民了。

到時候只怕是街上的貨郎都不願意做她家的女婿,她現在怎麽還有臉挑三揀四嫌棄別人?

不過王桑榆看中了這葛大人的權勢,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

這樁婚事一定要成!

從秦夫人這裏告辭回來,一面忍不住仰頭看朝這漫天的星子,也不曉得沈墨蘭收到自己的信了沒。

她在來京城的途中,與一中年夫妻同乘一船,偶然聽得他們夫妻間的對話,竟然得了一個秘密。

孟茯身邊從前跟著的那個沈墨蘭,與那對夫妻的兒子沈巽居然險些結成夫妻。

王桑榆本是沒當回事的,可是隨後一想,他們不是同為沈家人麽?這豈不是□□?便偷偷聽下去,才曉得這沈巽的身世還有那麽一說。

所以她到京城安頓好這一切後,便給沈墨蘭寫了一封信。

告訴了沈巽的身世,倘若沈墨蘭不聽她的安排,那麽她便將沈巽父母的醜事傳出去。

沈巽的母親紀氏,還沒出嫁便先孕,還帶著這孩子嫁到別人家去,不但如此,還克死了人家的兒子。

也不曉得那一家人若是知道了,會如何呢?

她期待著。

但更期待沈墨蘭能為了保住這個秘密,替自己做些事情。

如今的沈墨蘭,正抱著膝蓋坐在床榻上,那封信已經拿到手裏三天了,她不知道是誰寄來的,只是信裏的事情,只怕假不得,不然當初沈巽為何忽然不辭而別?與自己斷絕來往?

只怕還是因為他們是同宗沈家……

這信她才拿到三天,三祖奶奶就來了,這讓沈墨蘭有種錯覺,那個給自己寫信的人,也許就在自己身邊。

她自從上次照顧玲瓏之後,便想開了些,又重新來了這石頭縣裏,雖然沒能如願開個姑娘們專門讀書的私塾,但因父兄的幫忙,她在這裏開了間小書齋,自己做了齋主,所有店裏的書,都可共給姑娘們免費借閱觀看,她甚至在書齋裏擺了不少桌椅,還免費教授姑娘們寫字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