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做蝦餃(下)

拍餃子皮是個從視覺上來說非常高端的操作。

因為在大眾的認知中,餃子皮是用擀面杖擀出來的,而現在菜刀搶了擀面杖的活兒,甚至還超越了擀面杖。

徐拙把松弛好的面團從盆裏拿出來放在案板上,然後揉搓成均勻的長條,接著再分成比拇指略大的面劑。

分好之後,徐拙把一個面劑放在正前方的案板上,搓兩下,然後用手心的部分摁扁。

接下來,就可以拍皮了。

徐拙抓著拍皮刀先在毛巾上拍一下,讓刀的一側沾上油脂,這樣能夠防止餃子皮粘到菜刀上,同時也能讓菜刀變得更加光滑。

沾上薄薄一層油脂的拍皮刀看上去仿佛鏡子一樣,非常平整光滑。

徐拙拿著這把刀,把沾有油脂的那一面平著放在摁扁的面劑上,然後左手的手掌按著刀面,晃動菜刀,讓菜刀以面劑為中心畫圓。

在這個步驟中,右手負責抓著拍皮刀畫圈,左手負責均勻的用力往下壓,讓刀面把面劑壓得更圓更扁。

這樣轉三圈,然後把拍皮刀拿起來,一個完美的圓形面片就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這面片,比平時見到的餃子皮要大一些,不過卻非常薄,甚至能看到下面木質案板上的那些紋路。

徐拙用拍皮刀上的刃口部位輕輕貼著案板,將刀刃深入到拍好的餃皮下面,然後輕輕一掀,這張餃子皮就可以拿起來了。

將餃子皮翻個面,油面朝下,剛剛貼著案板的那一面朝上,放在旁邊準備好的托盤中,然後繼續做下一張餃子皮。

這張蝦餃皮放在托盤中之後,徐拙就繼續做去了,而鄭光耀於培庸和徐文海則是圍了過來,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徐拙拍出來的餃皮。

許久之後,徐文海才喃喃說道:“當年我在家沒事學這個的時候,愣是憋在廚房練了好幾天才算是掌握好拍的要領,沒想到小拙一下子就學會了。”

鄭光耀贊同地說道:“這一步確實不容易,因為雙手要同時發力,但是發力點又不一樣,一個是均勻向下用力,一個是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就跟左右互搏術一樣,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三人各自誇了徐拙幾句,讓徐拙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笑著說道:“我其實也是晚上在家練了好幾天,就等著在長輩面前露一手呢。”

他這話一說出來,徐文海明顯松了口氣。

咳,面子算是保住了。

在大家聊天的時候,徐拙一直在做餃皮,但是做著做著,就沒地方放了。

蝦餃的皮跟水餃皮不一樣,水餃皮做多了也沒事,摞起來就行,而蝦餃皮卻不能摞著,只能一張挨著一張的擺放在大號托盤中。

托盤擺滿之後,徐拙就把餡料端過來,又拿來一個竹制的蒸籠,裏面放上蒸蝦餃用的烘焙紙,然後開始包蝦餃。

烘焙紙可以用胡蘿蔔片菜葉子等替代,不過徐拙覺得烘焙紙整出來的蝦餃比較幹凈,加上於家廚房這玩意兒比較多,所以就直接用了。

他用手托著一張餃皮,依然是貼著案板的那一面朝上。

因為另一面在拍皮的時候有油脂,包的話根本捏不到一起,所以用沒油的那一面比較好,這樣能把蝦餃捏得更緊一些。

左手托著餃皮,徐拙用右手捏著一個勺子,舀了一小勺帶著大塊蝦仁的餡料放在餃皮上。

放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放在正中間,要稍微放偏一點,這樣比較好包。

餡料放好之後,徐拙將餃皮少的一面對準自己,然後把面皮向上折起,然後將對面比較多的面皮折過來,從右往左開始包。

先在最右邊捏一下,然後再向前一個手指的局裏,摁著餃皮再捏過來,捏的時候要壓在前面捏的餃皮上,一個完美的褶子就被捏了出來。

這樣一直向前捏,一直捏到頭。

一個合格的蝦餃,會有十個以上的褶子,十三褶是最完美的。

現在徐拙做的這個蝦餃,就是十三褶的蝦餃,整體捏出來猶如一把小巧彎曲的梳子,所以蝦餃也被稱為“彎梳餃”。

蝦餃捏好後,徐拙又重復著捏了一遍,這樣做是為了把餃皮捏得更緊一些,防止在蒸制的過程中開裂。

蝦餃雖然已經做好,但這會兒還不能直接往蒸籠裏放,因為還得再做最後一步的修整。

所謂的修整就是,把蝦餃放在案板上,捏的那一面貼著案板,用拍皮刀把捏的那條邊切一下,使得這條邊成為一條直線,這樣的蝦餃才算完美。

把蝦餃放在蒸籠中之後,徐拙繼續捏了起來。

這會兒鄭光耀於培庸和徐文海也不秀驚訝了,因為他們三個已經看出來了,徐拙的手藝不錯,根本不是他說的那樣不太熟練。

那包出來的蝦餃猶如白玉般的藝術品一樣,甚至比徐文海包的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