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0章 做好了準備

“孟總覺得現在國內的高科技行業可以消化多少資本?又有多大的市場來消化我們的高科技產品?”大家認可孟謙的說法,自然也就會提出問題。

孟謙拿出準備好的數據,“高科技行業能消化多少資本完全是不用擔心的一件事情,因為再多的錢都不夠高科技行業去燒。

其實大家最擔心的都是在這個階段加速高科技發展的資本回報問題,畢竟高科技不是一個靠資本硬拉就能拉起來的東西,而且我們的高級科技產品如何跟米國霓虹國等國家的產品競爭又是另一個問題。

我想先讓大家看兩份數據,第一是內需數據,這是1999年到2009年十年間國內對於高端材料,高端設備,高端技術的需求變化。

我們拿到的這份數據是關於民企的數據,這個需求量提升了整整85倍,十年前當發達國家用機械生產的時候,我們國內基本上都還是人工生產,當發達國家都在采用高端材料的時候,我們還處在低端制造階段。

但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國內的自動化生產,智能化生產都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我們對超導材料,半導體材料,光纖材料的需求大幅提升,甚至,我們開始追求新材料的發展。

光是我們大風集團這一家企業,去年對於高端材料的需求量就超過了800億。

再看外需,確實,米國,德國,霓虹國等國家在高科技產品上擁有很強的用戶粘度,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從我們大風集團到華為到紫光到京東方再到浪潮等企業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市場終究是產品+價格說話的,高科技行業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橫向的膨脹期,就比如芯片,芯片的分類越來越廣,產業越來越細,這都是機會。

而且我這裏還有一份數據,我們華夏在發展的同時,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在發展,這十年不僅是我們的快速發展期,也是整個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期,就像我們有深入合作的泰國,這幾年發展非常快。

而這些發展中國家發展之下的龐大市場潛力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點,這同樣是我們的產品出口機會。

最最重要的的一點是,我認為我們已經在某些高科技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領先地位,比如雲智聯,我們之前做過一個市場預判,未來十年內,雲智聯在全球能帶動至少一萬億米元的市場,未來二十年內,這個數字會超過三萬億米金。

所有我認為,我們已經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證實了一些可行性,打破了一些傳統觀念,現在正在步入新的發展階段,而且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躋身進入高科技領域。

我真心的建議當下應該讓資本去配合高科技的發展,打造一個更健康經濟環境。”

專家們對視一眼,又有人提問,“孟總既然提到了高端材料和高端設備,那就像最近發生的事情一樣,國際上對我們在高端材料和高端設備上的封鎖是非常嚴重的,就像在航空航天領域,自動鋪絲機到現在我們都買不到一台,人家用了20年的設備,我們卻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確實,現在高科技的範圍一直在擴大,能去尋找的方向也越來越多,但在這種高端材料和高端設備的封鎖壓力之下,如果過於激進的大範圍推動高科技發展,最終會不會反而更容易因為高端材料和高端設備被卡住脖子。”

“我明白你的意思。”孟謙冷靜的回復,“你認為我們應該把我們的高端材料和高端設備水平往上拉一拉,先把基礎打好,再考慮全面發展高科技這個事情,現在就這麽做有點操之過急了。”

“可以這麽說。”

“那我可能必須跟各位表達一個我認為很現實的問題,材料確實是高科技發展的基礎,發達國家也確實是靠材料推動著科技的發展,但這樣的模式在我們華夏可能並不適用。

因為我們已經落後了,而且落後了很多,我們顯然錯過了20世紀的材料發展大浪潮,我認為我們短時間內可能走不了基礎推動科技這條路,現在也許更適合走需求拉動基礎這條路。

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可以考慮的一件事情就是,工業轉型升級。”

孟謙之所以提到工業轉型升級,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個事情本身是在曾經的2010年提出的,如果說曾經一世的2010年可以提出這個概念,這一世的2009年去說這個事絕對沒毛病,另一方面,也確實該考慮工業轉型升級的事情了。

“航母跟光刻機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個最好的例子,明確的產品對應明確的需求,明確的需求對應明確的發展,而明確的發展則需要明確的投入和明確的團隊,我的建議就是利用工業升級反向拉動材料升級。”

華科院化學所吳副所長表示,“孟總的建議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的,但現在擺在我們面前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材料學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也許我們有項目,也許我們有資本,但人才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