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8章 給機會

1月19日開始,大風集團針對500名學生開始了所謂的研討活動,為期三天。

大風集團找來有資歷的高校教授,華科院院士幫忙,自家公司的技術大拿也悉數出馬,按照500名學生所研究的領域不同分成了12個組,各組都能得到一次高待遇的小班解惑與研討機會。

與此同時,孫曉靜牽頭為大家準備了關於就業,考研,考博,留學等問題的免費咨詢和科普。

最後一天下午還安排了團建活動,大家都是來自不同學校的精英,孟謙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互相認識的平台。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公司一直在夾帶私貨,根據這些學生的需求和喜好,把大家集團能為他們提供的東西潛移默化的印在了大家的腦子裏。

所以大家臨走前大風集團還給了他們實習邀請函。

這種企業找個由頭把高校精英聚集起來進行一些活動,實際目的就是為了宣傳自己公司的做法在國內不是很多見,但在矽谷很常見,主要是因為米國的大學包容性更大,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

尤其是矽谷企業很喜歡亞洲學生,雖然他們很少把高管的位置交付給亞洲人,但他們喜歡亞洲人聰明又肯幹的特質,所以他們經常會在學生快畢業的時候把各個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弄過來搞些亂七八糟的活動。

實際上都是為了挖人才,畢竟真正的精英選擇會很多,更重要的是這些亞洲學生很可能會回國,這個時候就輪到企業主動了。

但在華夏的高校裏就算有外國人也都大多來自非洲和東南亞,華夏企業家就不太願意也確實沒太有必要去做這種事情了。

不過大風集團這次邀請的外籍學生大多來霓虹國和新加坡,孟謙心裏清楚,現在的大風集團和現在的華夏想要吸引西方的學生還比較難,邀請了一部分先沉澱一些口碑即可。

1月21日,結束了三天的集中活動後,大風集團開始安排學生們陸續回家,這天晚上,沈林坐在孟謙的對面,孟謙耐心的查閱著沈林自己準備的簡歷和他大學期間發布過的幾篇論文,“基本功很紮實啊。”

“還好吧。”沈林意外的發現當自己跟孟謙獨處的時候竟然會有一些無法控制的緊張。

“人工智能,雲計算,信息安全,你感興趣的內容很多嘛。”孟謙的態度還是很隨和的。

“在學校就是一個做加法的階段嘛。”

孟謙認可的點了點頭,“確實,年輕的時候多做加法,那你現在找到自己的方向了麽?”

“我自己目前最感興趣的是人工智能,但我覺得我還沒到做減法的時候。”沈林停頓思考了幾秒,“但不管最後如何定型,我想把目光放在未來上。”

“方便說說你對未來的看法嘛?”孟謙看著沈林。

沈林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我堅信科技的指數化發展是必然的,縱觀人類歷史,1900年之前200年的科技發展超越了過去2000年的科技發展,而從2000年開始算,未來50年的科技發展,極有可能超越過去5000年的科技發展進程。

所以我們在看待科技發展的時候,我們的眼界寬度是需要調整的,我們不能以一個一成不變的眼界寬度去看待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

為什麽我會對人工智能產生極大的興趣,就是因為以目前的眼界寬度來看,真正意義上實現擁有高度智能的人工智能技術,或許還要幾百年的時間,可當我們改變眼界寬度之後,這件事情或許只需要三五十年就能實現。

當我這樣去看待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意識到人工智能極有可能會成為未來三五十年的一個重要的技術,那麽現在開始布局,時間剛剛好。

我始終認為,想要挑戰矽谷企業現有的科技高度,盯著現有的科技本身是很難的,但如果我們看的比他們精準,如果我們在未來技術的布局上做的比他們深遠,如果我們能在下一個科技時代掌握住那個時代的根基,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既然你對人工智能如此感興趣,那你應該很清楚,人工智能的發展力離不開算法和算力的共同進步,現在半導體行業已經遇到了瓶頸,算力的突破已經卡住了,你覺得接下來該怎麽辦?”

“我雖然不知道半導體行業的瓶頸該如何打破,但我很確定半導體行業的瓶頸一定會被打破。”

孟謙看著沈林一臉的堅定不由覺得好奇,“為什麽?你怎麽這麽肯定?”

“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科技實踐時代,很多人說牛頓那個時代之後物理界好像100年沒有發展,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看法,牛頓那個時代,是理論時代,他們做的是發現規則,證明規則,提出理論基礎的事情。

而在接下來的這100年裏,大家做的是實踐,在知道了世界物理規則之後,我們在這些規則之上產出了大量的實踐結果和實踐數據,這個實踐的結果必然會引導我們科技行業的持續發展,因為只要物理規則本身沒有出現錯誤,那麽經驗就會成為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