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3章 技術優先

說道倪光南先生,是孟謙心中敬佩可又覺得惋惜的華夏科研人才之一。知道倪光南的人,應該心情都跟孟謙差不多。

倪光南是華夏工程院院士,也是華夏自主設計的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團隊成員之一,但他為人所熟知的一個身份是,前聯想董事長兼總工。

90年代,是倪光南自主設計的主板幫聯想奠定了產品優勢,然後就在聯想迅速拿下華夏電腦第一品牌寶座之後,倪光南提出了自主技術的重要性並申請成立芯片部門,規劃了ICT融合的戰略發展道路。

可倪光南的夢想,卻引發了讓後人唏噓不已的經典案例,1994年的聯想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

簡單來說就是倪光南堅持一定要有自主技術,要做自主芯片,要開發自主產品,關注自主能力才能在市場上長久的生存下去。

但柳傳志則堅定的認為做這些東西太燒錢而且沒必要,現在這麽落後就應該注重產品銷售,賺錢才是王道,技術這種東西等有錢了再說。

最終,在1995年的時候,倪光南被踢出了聯想,他一手創建的芯片部門也就此關閉。

從後世的采訪中可以看出,倪光南對於聯想不肯在那個時候堅持自主研發是耿耿於懷的,他始終認為當時的聯想是有這個實力去做研發的,甚至,是華夏當時最有實力的企業之一,畢竟當初的聯想不僅有賺錢能力,還有科學院資源。

不過柳傳志也多次回應過這個話題,他堅持的說法就是在那樣基礎薄弱的情況下搞研發,無異於自殺,他從96年開始就很喜歡拿霓虹國被米國的貿易戰打殘的事情舉例。

他說霓虹國就是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非要搞研發,去挑戰米國,結果呢,把自己玩死了吧。

所以他堅定的認為,弱後的時候就不要搞研發,因為搞研發的成本太大,而且就算搞出來了一些技術,別人的絕對優勢也能分分鐘搞死你。

弱後的時候就應該安心去賺錢,等有錢了,有實力了,再考慮研發,雖然哪怕到19年聯想有錢了好久了也沒見他們重視研發。

他的這些講話記錄也在後世廣為流傳。

只是當時的柳傳志可能完全不知道的是,一家基本上跟他同期起步的公司,一家跟當時的聯想比幾乎天上地下的公司,做了兩年的交換機代理賺了點錢之後就開始搞自主研發了。

後來研發的產品賺了點,馬上又成立知識產權部和研發部,繼續搞研發。

然後靠著研發的產品質量和一定的機緣,快速占領國外市場,並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每年10%左右的研發費用。

這家公司,就是被稱為與聯想貿易優先路線正好相反的技術優先線路企業代表:華為。

倪光南曾多次感慨,當初的聯想底子不知道比華為好多少,如果聯想能搞研發的話,華夏自主芯片可能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當然,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一直延續到了2019年,始終是一個探討的話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華為,有人就覺得華為只是運氣好罷了,認為聯想沒有錯,認為聯系完全沒必要去挑戰米國,如果失敗的話,企業都沒了。

但還是那句話,孟謙不去影響也不管別人這麽想,同時他也有堅定的屬於自己的立場。他堅定的支持技術優先。

孟謙考慮的不是什麽盈利,什麽技術,他考慮的是,弱後於人就放棄競爭這個思想下有一個淺層的意思就是,你比我牛逼,我惹你我知道我會被你揍,所以我心甘情願的做你小弟。

但是,孟謙一直覺得柳傳志拿霓虹國舉例是很不恰當的,因為華夏人骨子裏有著霓虹國人並不具備的東西,那就是華夏五千年文化沉澱出來的骨氣。

在近代歷史上,華夏人創造了多少在弱後,乃至是絕對落後的情況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巨大勝利。

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打退轟炸機的時候,霓虹國人敢想象麽?

也許那些成就的背後是讓人心疼的犧牲和付出,可換個角度去看,無論再苦再難,始終會有一批華夏人挺著胸膛。

因為他們知道,華夏人的脊梁,不想彎,也不能彎!

正如後世的華為5G,確實如柳傳志所說被米國針對的,可那又如何,19年的華夏依舊是全面落後米國的,然而除了一些跪著起不來的人,絕大部分的華夏人並不懼怕來自米國的打壓。

甚至,總能在網上看到大家說,大不了再窮回去,也絕對不能向米國低頭。

這就是華夏人的骨氣,做官也好,做偉大的企業家也好,做平凡的老百姓也好,華夏人的骨氣不能丟了!

明知道沒有自主能力會被一直壓著,但因為害怕被打就乖乖做小弟,這事,孟謙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