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3/7頁)

劉協“嘿”然一笑,道:“你大約是的。司馬徽卻說不好。”

曹昂在旁邊,聽皇帝念叨著這七人名字思索,便明白過來,皇帝這是想要找出這些人的共性。他想了一想,問道:“諸葛先生這些友人,可是都住在南城郊?”

諸葛亮微微一愣,道:“的確如此。自劉表伏誅,草民等都避禍出城。司馬徽等人雖然城中也有居所,但這三個月來都在城郊。”

劉協聽了曹昂一語,從思路的困局中走出來,與曹昂對視一眼,便都懂了。他是慣常把人與事情往壞處想的,所以在這一點上倒是不如曹昂。

曹昂這一問,與諸葛亮這一答,把司馬徽的動機鎖定在了比較好的一面。

司馬徽大約是得到消息,知道皇帝今日要來南城郊。皇帝回來南城郊的原因,不難猜測,多半是要尋訪此地名士的。司馬徽要麽是自認為皇帝要來見的是他,所以好意邀請了附近的友人,要一同引薦給皇帝;要麽是知道皇帝要來,但不管是見誰,南城郊總跑不過這七個人去,所以將這七個人都邀請來家中,如此不管皇帝訪問的是誰,都要先得知此人在司馬徽家中,如此一來,司馬徽就大大提高了自己與皇帝相見的概率。

那如果司馬徽只是風聞了皇帝行蹤,並沒有參與密謀攔截皇帝車駕之事,這場禍事的規模與嚴重性便都下降了。

因為不管是誰做下這場禍事,如果這人能籠絡住司馬徽,那一定是一個非常可行的計劃,也一定是一個讓司馬徽信服的人。

這個威脅就非常大了。

這也是方才劉協異常小心謹慎的緣故。

此時稍微排除了司馬徽參與此事的可能性,在座諸人都暗暗松了口氣。

忽然淳於陽一擺手,他站在窗前,收到了對面房頂郎官的信號,低聲道:“有人過來了。”

屋子裏先是安靜下來,劉協隨意笑道:“個個都成了落湯雞了。”

就聽沉重的腳步聲漸近,竟是不只有一人。

淳於陽手握腰刀,站在了門後。另有郎官補上他在窗前的位置,兩名郎官將皇帝護在身後。

門扉被推開,那巫家幫手探進一張笑臉來,討好道:“我見你們都淋了雨,到時候要生病的。所以請家裏人燒了一桶水,給你們公子擦洗擦洗。”他張望著劉協的所在,知道這位是一夥人中的“公子”。

馮玉上前笑道:“哥哥辛苦。”見他眼巴巴等著,又摸出幾枚碎銀子來,悄悄塞給那人。

那人越發笑了,這夥外鄉客出手大方,這一天下來給的碎銀子,都夠他娶個媳婦用了。

淳於陽接過那人身後家人擡來的一桶熱水。

馮玉又低聲笑道:“勞煩哥哥給尋幾身幹凈衣裳來。”

那人接了碎銀子,滿口答應著去了。

黃月英打包的諸葛亮舊衣裳裏,此時在淳於陽帶著的包裹裏,還剩最後一套幹爽的——這是淳於陽路上埋在自己衣裳裏面護下來的。留了這一套幹爽的,原是為了給皇帝準備著替換。

此時一桶熱水在屋子裏氤氳著熱氣,對於都濕透了大家來說,是此刻最高的誘惑。

但這是屬於皇帝的。

劉協起身道:“子脩沐浴吧。”又道,“子柏,把衣裳給他留下。咱們都往門樓下站一站。”這處東廂房還有一個門,打開就通向門樓底下。曹昂微微一愣,低聲道:“陛下……”

劉協擺手道:“這會子別跟朕爭了,你此時病不得。”他說話時仍皺著眉頭,大半心思還在當下的險境上。

一時眾人都出了東廂房,等在門樓底下,偶有一陣冷風掀進一波雨水來,但見皇帝面色絲毫不改,眾人也只能咬牙堅持。諸葛亮不禁要腹誹,方才馬車上逼他寬去外袍的時候,那樣咄咄逼人;這會兒對自己的心腹大臣,就知道領著眾人避出來吹風了。他也說不清楚心裏什麽滋味,氣頭上的憤恨潛了下去,到底是該怪皇帝不肯禮賢下士,還是要怪自己不是皇帝的心腹臣子呢?

忽然淳於陽低聲道:“有人搜查過來了。”他望著屋頂上用動作傳遞信號的郎官,“兩隊人,一隊六個,分別從東西兩邊過來。”

氣氛緊繃起來。

淳於陽低聲問道:“要不要殺?”趁著這兩隊人還沒過來,讓郎官動手,殺這十二個人還是容易的。

劉協輕輕搖頭,道:“這等搜捕,後面都有人等著,前面的人久不回來報信,就知道出了問題,到時候許多兵馬一來,更是糟糕。不如放他們過來,若查不出,自然最好。若是查出來了,總還可以威逼利誘。若都不行,再殺不遲。”

話音未落,就見內院的門又打開,那巫家幫手撐著傘快步下來,見眾人都擠在門樓下,有些不解,將夾在腋下的包裹遞過來,道:“這是衣裳。方才給你們燒熱水,驚動了巫家。如今巫家問起來,少不得要請你們過去。你們誰跟我去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