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頁)

蔡琰想到皇帝所交待的話,道:“實不相瞞,陛下令我前來,乃是為了寬慰曹都尉的。只是照我想來,還有什麽比將陛下的用心告知大人,更能讓大人寬慰的呢?”

曹昂微微一笑,道:“蔡先生當真靈慧。”

蔡琰想了一想,她倒也不能真就扔下皇帝的話便算交了差,因又道:“大人在此養傷,可有想看的書?又或是想用的食物?陛下這邊萬事都好,但若論吃食,到底比不得長樂宮中。”

劉協於飲食上並不講究——或者說,他此刻的精力不在這上面。倒是長公主劉清大把時間,都放在吃吃喝喝上,將長樂宮小廚房中的廚子給調\教出來了。

曹昂其實於吃食上也不在意,若要看書,未央殿中應有盡有,但聽蔡琰這麽說,也理解她到底是奉皇命前來,否則來日皇帝問起,也不好交差。他也想了一想,問道:“不知長樂宮中,什麽吃食最佳?”

蔡琰笑道:“長樂宮中茶點最佳。”因劉清時不時開宴會,請人吃飯聊天。

“如此,便是茶點了。”曹昂溫和笑道,“有勞蔡先生。”

蔡琰也是聰明人,知道曹昂未必是真想吃什麽茶點,不過是體諒她“辦差”罷了。她見曹昂雖然笑著,但斜坐無力,顯然是傷後疼痛難耐,便不再多言,應下便辭別了。

蔡琰出了偏殿,一面交待身邊宮女準備茶點,一面卻又回想方才與曹昂打交道的情況。她在皇帝身邊侍奉也已經數年,而曹昂乃是天子第一信臣,兩人見面的次數是極多的,但是此時細細想來,蔡琰才發現方才偏殿中竟是她與曹昂第一遭有交流。

平時曹昂雖然侍奉在皇帝身邊,看起來極為溫和親切的模樣,但是共事兩三載,他竟是從未同她主動說過話。比起來,淳於陽、伏德等人,倒是都曾與她有過言談之交。

蔡琰垂眸思量,能做到天子第一信臣,自然是有異於常人之處的。

如此幾日,有一回劉清來未央殿,看著蔡琰往偏殿去送茶點,便隨口對劉協道:“原來他們這些人跟著你辦差,一個個都沒成家,也還不覺得有什麽。但是如今這曹子脩挨了打,只能自己個兒躺在偏殿裏,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倒是怪可憐的。若他已成了家,哪裏還用勞動我的蔡先生。”

劉協原沒往這上頭想,忽然聽到,不覺愣了,竟是正與他心裏籌謀之事相符,頓了頓道:“皇姐說得有理。”

曹昂年近二十二歲,曹操又早已密奏,將長子的婚事交托給了皇帝。

曹昂的婚事,也的確應該提上議程了。

劉協看了一眼仍是無知無覺的劉清,心知後者所好的乃是馮玉那等美少年,要麽便是張繡那等肯曲意逢迎的,曹昂英武清正,兩樣不沾。若強要兩人在一處,竟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

既然要給曹昂娶親,自然要選一個曹昂心中喜歡的。

但是曹昂喜歡什麽樣的……

劉協想了一想,他還真不清楚。

不過劉協的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

汪雨一直陪在皇帝身邊,知道皇帝對曹昂的婚事上了心,因此也倍加留意。

這日劉協同汪雨玩笑道,“你說要什麽樣的女子,才配得上你家曹都尉?”

汪雨見左右無人,便對劉協道:“奴婢鬥膽,今日為曹大人奉藥,正撞見曹大人捧著一方粉帕子看呢。奴婢瞧著,那帕子斷不能是曹大人的。”

劉協登時來了精神,連問,“當真?”

汪雨自然是瞧準了,才敢開這個口的。

劉協便尋到偏殿來,見曹昂正借著黃昏夕陽的光,在窗邊看書。

“陛下。”曹昂忙起身見禮。已經過了數日,他身上的傷口也開始結痂了。

劉協頷首上前,目光落在他身前案幾上的食盒上,走過去,笑道:“什麽茶點這樣香?朕剛巧也餓了。”

曹昂忙道:“這是蔡先生奉陛下之命,自長樂宮送來的。陛下若要用時,著人再進一份新的。這一盒臣動過了……”劉協一面打開那食盒,一面心中想著,蔡琰與曹昂,年歲學識門第,倒也都相當。他動作很快,已然打開了食盒,卻見底層的空食盒裏果然有一方粉色的帕子,只是帕子上卻繡著一個“董”字,並非劉協所想的那般。

劉協愣了一愣,仍將食盒放好。

宮中一切都照著制式用度,是不許用這等帶著私人印記之物的。敢在宮中用這等繡著姓氏的手帕,定然不是普通的宮女,長樂宮中敢用繡“董”手帕的,恐怕只有董承之女,董意。

劉協想到那日騎射課上曾見過的董意,倒是記得那女孩用功上進,容貌也是上佳的。從前沒這樣想過,如今將董意和曹昂放到一處想,倒是越想越般配了。

曹昂見皇帝默然坐著不語,想了想,還是解釋道:“想來是做茶點之人一時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