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2頁)

劉協看他神色,心知有蹊蹺,便不再多問,寬慰他兩句,又賞賜了珍品藥物,便散了騎射課,要呂布先回去歇息。

待呂布離開後,劉協便要閔貢去查探緣由。

閔貢作為王允的眼線,信息渠道發達,只要不是事涉王允,沒必要欺騙皇帝。

很快,閔貢便將事情原原本本道來。

原來董卓回到長安後,忙於封賞族人,又早已叫家丁將老母接來長安,每日與家中弟弟、侄子等人會飲。

今日的宴會上,董卓又與親族喝得正高興。

董卓的弟弟董旻,如今被董卓認命為了左將軍,封鄠侯。他喝得有點高了,大著舌頭道:“當初在西涼,誰能想到咱們家能有今日?哥哥當初也是叫這些士人蒙騙了,占了洛陽後,早就該重用咱們親族,何必還赦免什麽袁紹、韓馥?一個個跑出去,不感恩哥哥赦免他們的罪過,反倒要興兵攻打哥哥。”又道:“好在哥哥明白過來,把洛陽的財物都挪到長安來,咱們自成一國,豈不快活?也難道這些人私下都叫哥哥‘羌種’,能掘了漢朝皇帝的陵墓,這漢臣可做不出來。”他說著大笑,的確是醉了。

董卓撤離洛陽前,毀壞了皇家陵墓,劫掠了其中財物。

若果真是有忠君思想的漢臣,斷然做不出這等事情來。

董卓青年時期都在西涼度過。

如今漢朝勢力微末,涼州與羌族接壤,州內漢族與少數民族聚居,大有羌人之風,董卓也不能避免。所以董卓占領洛陽之後,士族陽奉陰違,背地裏都罵他“羌種”。

董卓雖然行事大類羌人,卻是實打實的漢人,內心又有些尊崇漢文化,否則也不會待蔡邕等人如上賓,所以還是很介意“羌種”這個罵名的。

此時他自己親弟弟董旻醉中提起這一茬來,董卓不好當眾發作,也不願壞了氣氛,只也笑了兩聲,便叫底下人送董旻下去,說是弟弟喝多了。

呂布作為董卓親口承認的“養子”,也在這場家宴上。

董卓灑了酒,叫呂布陪他去更衣。董卓如今權勢滔天,又行事放縱,早有人嘗試過刺殺他,都沒有成功。董卓信任呂布,總是叫他貼身保護。

董卓正在換衣服,呂布見是說話的空隙,便道:“父親,兒臣下午還要往宮中教陛下騎射,不敢多飲,恐怕一會便要先走了。”

董卓本就因為“羌種”暗中大怒,此刻見呂布又趕著往小皇帝那邊去,私下裏再不掩飾,勃然作色,抄起手戟,便擲向呂布,罵道:“上課上課!要你何用!不如殺了叫我清靜!”

這手戟形如匕首,短距離投中了,能即刻要人性命。

此刻兩人都在內室,相距不過一丈。

呂布大驚,好在身手矯健,最後堪堪避過要害,卻還是給手戟擦過額頭,當場便流了血。

正捧衣入內的董卓愛妾也給這一幕嚇到了,站在門邊,進退不得。

呂布大駭,疑心董卓當真要動手殺他,此刻卻不敢翻臉,強自鎮定,道:“如此,兒子便先告退了。”

董卓滿腔怒氣也隨著這一手戟發泄出去了,擺擺手,“滾吧。”又叫那小妾進來伺候他穿衣。

呂布出了董卓府,才敢仔細查看傷勢,發覺不過是皮肉傷後,暗道一聲僥幸。

他戎馬生涯什麽沒見過,這點小傷也沒放在心上,但是董卓的態度卻叫他驚疑不定。

呂布隨手擦了擦,止住血便進宮了。

誰料到騎射奔馳,呂布那傷口又流了血,給皇帝看到了。

劉協聽完閔貢的匯報,點頭暗贊,王允這小眼線真是不用白不用。

閔貢道:“時間倉促,臣就打聽到這一點。陛下若是詳細了解,容臣再去探訪兩日。”

“不必了。”劉協笑道:“留你在朕身邊做郎官,真是大材小用了。”

閔貢聽著這句誇他的話,卻不知為何,寒毛乍起。

他揣測著小皇帝的面色,不知皇帝又要如何利用董卓與呂布之間的這場小口角。

一時閔貢退下,又是曹昂守夜。

“朕這裏有一封給你父親的回信。”劉協輕聲道:“只不知該托何人送去。”

現如今,進出皇宮的書信,都要給董卓等人私下檢視過。

曹昂道:“臣願親自去送。”

劉協熟視他良久,道:“你即將弱冠,還未有字,今又當遠行,朕以‘子脩’二字相贈,取其遙遠而又美好之意。”他把懷中還染著體溫的信遞過去,懇切道:“朕等你回來。”

曹昂雙手捧信,於榻上伏拜,低聲鄭重道:“謝陛下,子脩定當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