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更合一】 科舉批閱……(第3/6頁)

秦庭追沒想到盛言楚給了‘丁’,題頭還附有大段的修改意見。

“難為他了。”秦庭追不可置否的笑笑,旋即喊人進來將睡得昏天黑地的盛言楚擡回屋。

-

再醒來時,盛言楚看到的是自家的床幔。

“楚兒。”程春娘焦心地喊。

華宓君端起藥,和程春娘兩人協力扶盛言楚坐起來。

盛言楚喉嚨幹得像是有烈火在烤炙,抿了口苦到膽汁都能吐出來的藥,沙啞開口:“桂榜出來了沒?”

“出來了。”

華宓君又喂了口湯藥,皺著眉:“你去了趟翰林院就再也沒回來,我跟娘急得四處尋你,恪舅舅往翰林院跑了一回,不成想裏頭空無一人,還是老祖宗料事如神,說你些許被吏部扣在裏邊做了批閱官。”

放下湯碗,華宓君小手探進被褥揪了下盛言楚大腿上的肉,嗔怒埋怨:“你逞什麽強,下年再指使你做批閱官,你可別太較真,認認真真批‘丁’做什麽,別到時候惹得一身騷。”

盛言楚疼得嗷嗚一聲,修長的五指探進被窩拉著華宓君的手覆在自己的大腿上揉搓,揉著揉著華宓君的臉嗖得一下緋紅,小聲嘟囔著不要臉。

程春娘沒聽清兒媳說什麽,正欲問,低頭見輕薄的被子拱了起來,程春娘頓時語塞。

-

桂榜張貼後第二天,誠如華宓君所言,有考生因不滿鄉試成績硬著頭皮去貢院復查了考卷,不巧,正是盛言楚批閱的‘丁’類。

就在秦庭追等人都以為此等考生會對盛言楚暗搓搓施展報復時,那考生的的確確往盛家去了,但不是偷偷摸摸的去,而是規規矩矩的遞了草帖。

消息一傳開,連老皇帝都樂呵呵的過問了一嘴。

禦書房裏圍了一圈問安的大臣,戚尋芳笑著將盛家發生的事說給老皇帝聽。

“…王秀才拿著批著‘丁’字的考卷找上了盛大人,據盛家的下人說,王秀才見到盛大人,二話不說就磕頭。”

夏熱漸消,然老皇帝染疾卻沒見好,此刻歪在那輕哼:“磕頭?”

見老皇帝說話聲不太明朗,底下大臣臉色變幻,戚尋芳面容上浮起一抹悲哀,強撐著笑:“是呢!學生拜見老師可不得三跪九叩。”

老皇帝大喘一口氣,借著苗大監的手撐著坐靠起來,眼露迷離,喉嚨裏發出一絲笑:“有趣,往年也有憨直的批閱官打‘丁’,怎就沒這般和諧?”

戚尋芳忙將原因道出來:“只因盛大人給的理由充分,也是奇了,那王秀才看了盛大人批寫的建議後,竟抹淚說他悟了。”

悟了啥戚尋芳不清楚,但也不難猜到,左不過是明白了解題思路。

老皇帝是真高興,臉上浮現出一種不自然的的紅暈,當著眾大臣的面將盛言楚誇了又誇。

“科考原就該這樣,你們身為批閱官,能讓考生信服你們批判的答案,這才是下了真功夫。”

底下大臣連連稱是。

說了一大段,老皇帝累得慌,癱那休息了會復道:“傳朕口諭,知會吏部考功司——”

臣子堆裏的秦庭追聞聲拱手站出來,床榻上的老皇帝沉聲吩咐:“從下年起,從縣試到會試,每個批閱官手中都必須評出至少十份‘丁’類考卷,且要隨榜張貼出去,誰膽敢胡亂批閱,朕要他的腦袋!”

秦庭追領命而去,快馬加鞭五六日不到,這條詔令就跟長了翅膀一樣飛往各地。

-

此等做法有讀書人抱怨,亦有人覺得甚妥。

臨朔郡和鹹慶郡等南邊郡府考鄉試前遭了一場大雨,故而考試時間往後順延了幾天,詔令傳到這些地方時,貢院的批閱官仍在披星戴月的改卷。

幾郡郡守琢磨了一番,隨後大手一揮,決定延遲放榜日期,今年就開始執行政令。

九月初,最遲的一波桂榜終於貼了出來。

金燦燦的榜單後邊還掛著一堆小尾巴,仔細一看,全是批了‘丁’類的題目答卷。

貢院還算有良心,沒有直接掛出大名,而是將得了‘丁’類的題目截出來謄錄後才張貼,因而除了考生自己,無人知道這些題是誰答的。

並不是落榜生才會得‘丁’,有些考中舉人的卷子中也會有一兩道‘丁’類的評分。

“這不是——”桂榜下的一考生忙捂住嘴。

“有你的嗎?”旁邊的人問。

“沒。”剛出爐一炷香的新鮮小舉人紅著臉撒謊搖頭。

等同窗一走,小舉人忙湊到前灼灼地盯看著上邊的批閱建議。

看完後,小舉人心底油然而生一股通透。

原來還可以這樣解答…

貢院門口抱怨的聲音也有,不過能考中秀才的人都不是傻子,心知抱怨沒用,何況說多了容易對號入座,索性便歇了嘴。

九月初,臨朔郡等地將科舉新政實施後的成效匯總上報給朝廷,得知反響不錯,老皇帝愉悅地命苗大監往盛家送去一盤新鮮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