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三更合一】 肯定是你……(第4/7頁)

華宓君握緊拳頭,涉及盛家事,程春娘不再閉嘴不言,將站著的華宓君拉下坐好,這才道:“夫人千萬別氣,我這兒媳方才在喜房被大夥鬧洞房鬧得還沒回過神呢,瞧瞧,一時眼拙認錯了人。”

吳夫人狹長的眉眼往上一挑,傻愣愣道:“什麽認錯了人,我就是——”

程春娘可不願和吳夫人扯皮,直接舉杯拉著華宓君和烏氏敬酒,佯裝訓斥:“你又沒吃酒怎麽就醉了,這滿桌的人也就這位是你親戚,你還沒陪親舅娘喝一個就胡亂認人,這可得該打!”

烏氏眼珠一轉,大嗓子一個勁地喊外甥媳婦,聲音大的連屏風後邊的男席都聽見了。

吳夫人半句話噎在喉嚨裏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張著嘴想說話,可愣是比不過烏氏的嗓門,呸了聲‘鄉野村婦’後,吳夫人悻悻地掏出帕子扮西施捧心裝可憐,可惜在場的都是女人,誰會搭理狐狸精?

男席上的老皇帝聽到烏氏驚雷般的叫喚,疑惑的看向盛言楚,盛言楚忙解釋說話的人是自己的親舅娘,嗓門大,又問可驚到了皇上。

老皇帝無所謂的擺手,今日鬧洞房已經讓老皇帝見識了不少民間習俗,這會子聽烏氏在桌上親親熱熱的喊華宓君,難不成新嫁娘出來了?

不是說新娘子沒洞房前不能輕易出來見客嗎?

盛言楚笑說各地風俗不同,在靜綏鄉下,新嫁娘當天是可以出來見客的。

不過華宓君出來敬酒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老皇帝新奇挑眉,像個頑童一樣追著問了不少民間習俗。

迎親時李蘭恪拿京城罕見的習俗刁難盛言楚,這回終於輪到盛言楚掰勝一回。

靜綏縣地處南邊 ,好多習俗和京城都不太一樣,乍然聽到坊間那些稀奇古怪的做法,老皇帝一下倒吸氣,一會又嘖嘖嘖個不停。

今日盛家來的人多,但能坐在首席上陪老皇帝的除了盛言楚和程有福以及李家人外,就只剩六部尚書之類的大官。

六部尚書來了兩個,吏部和兵部,盛言楚知道吏部尚書和戚尋芳一樣是忠皇黨,頭一個知曉老皇帝要悄悄來盛家的就是吏部尚書。

作為跟屁蟲,吏部尚書跟著過來是應當的,但兵部呢?

兵部尚書是個幹瘦小老頭,姓王。

據說此人年輕時走得是武舉,後來不幸生了場大病,身子骨一下垮了,老皇帝念其喜歡兵法,便將其放在兵部打磨,這一磨就接近三十年,統領兵部後,王尚書兢兢業業,一躍從六部中脫穎而出。

盛言楚抿了口酒,想起他娘的忠告,他忙擡袖掩口將杯中酒水倒進小公寓。

使眼色讓阿虎倒了杯白開水,盛言楚借著喝水的空隙觀察對面的王尚書。

五皇子曾和他說過老皇帝禦書房裏有一扇門,名為洛書門,進出此門的朝臣均是老皇帝的耳目,五皇子還特意強調這些人分布在六部之中。

仰頭飲盡杯中水,盛言楚不由挑眉,暗道這位王尚書不會就是洛書門裏的人吧?

自從和義父探知到老皇帝十年前對西北蠻族做出那等斷子絕孫的齷齪事後,盛言楚再也無法像從前那般看待老皇帝。

一國之君使用卑劣計謀奪取領地,這並不是什麽光彩的手段,尤其當西北各部繳械投降時,老皇帝依舊不依不饒,非要西北各部跪下來磕頭稱臣。

折辱西北各部不說,還將柳持安所在的赫連氏趕盡殺絕…樁樁件件都不是一個明君所為。

擲下酒水之際,盛言楚目光往李蘭恪身上定了定,也不知李家老祖宗日後知曉自己引以為傲的學生背後耍這種卑鄙手段會是何等心情。

盛言楚之所以在桌上觀察兵部尚書,主要是聯想到當年西北各部遞上投誠書後,老皇帝不知從哪調來一只軍隊將西北包抄,從而逼迫西北各部不僅投了降,還自稱為臣子。

這些天有關南域戰事的折子像冬季京城上空飄落不停的雪花唰唰唰的往京城送,南域這場戰打得果真如詹全所料,沒吃虧但也占不到便宜。

作戰南域的詹全是新人將領,老皇帝斷無可能將退位之前的勛榮都壓在詹全一人肩上,何況詹全到目前為止對南域起不來震懾。

南域久而攻之不下,老皇帝不擔憂就算了,竟還有心思跑到他家做主婚人,想來應該還有後手。

這後手會不會就是兵部尚書?

“楚哥兒!”李蘭恪見盛言楚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看,以為盛言楚要敬他,忙舉杯走過來。

老皇帝才聽了靜綏縣成親的習俗,知曉新郎今夜要一桌一桌的敬酒。

“你去吧,留你義父陪朕嘮嘮嗑就成。”

盛言楚長身而立,恭敬地對著老皇帝和衛敬各鞠一躬後,提著酒壺往外走。

其余宴席都擺在院中,一出屋子,李蘭恪頓卸下緊張,捶了捶盛言楚的左肩,輕笑一聲:“沒想到啊沒想到,總以為你就是個只會讀聖賢書的小商戶,今日倒是讓我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