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三更合一】 巴柳子早……(第4/6頁)

盛言楚訝然,想不到他這個同窗的志向這麽遠大。

“原是不拘家世的。”盛言楚如實道,“但百官向皇上舉薦帝師,大多都是從翰林院選。”

也就是說,梁杭雲必須考去翰林院。

“這是自然。”梁杭雲心定了定,“只我家貧…”

“無礙。”盛言楚笑著插嘴:“雖說我朝兩位帝師都是世家子,但追溯到先帝時期卻有個農家出身的帝師,所以杭雲兄只管好好考,來日興門戶指日可待。”

“你別笑話我。”梁杭雲又驚又喜,高興之余又有些悵然,喪喪道:“這也只是我自個想想罷了,有楚哥兒你珠玉在前,也不知誰給我的膽子去肖想帝師之位。”

“杭雲兄切勿妄自菲薄。”

盛言楚將腦袋枕在盛小黑暖和的肚皮上,側頭去看船窗外簌簌飄雪:“你有你的志向,我亦有我的,你志在帝師,而我…”

後邊的話盛言楚說得很輕,梁杭雲沒聽清,追問時,盛小黑突然醒了,一下跳起來後,枕著好好的盛言楚啪嘰頭著地,哐當一聲響嚇得梁杭雲直抱腦袋。

“盛小黑!”盛言楚咬牙切齒地低吼,後腦勺磕在船板上疼得他恨不得將盛小黑抓來一頓打。

做錯事的盛小黑跑得極快,盛言楚追出去時,盛小黑已一躍躥上了虞城岸上。

-

虞城是水城,為了阻止大雪蓋地凍住江水,虞城百姓每天都會沿著江岸撒噴香的魚餌,魚餌甩進水裏,水底的魚兒紛紛跳出水面爭搶魚餌。

盛小黑正是被這股動靜吸引過去的,一上岸,盛小黑就跟沾了腥的貓一樣趴在岸上逗魚兒玩。

盛言楚交代阿虎去看著盛小黑,自己則攙著程春娘去虞城碼頭和衛敬匯合。

趕在年時,衛敬終於可以歇下來親自來碼頭接盛家人去衙門。

盛言楚和虞城染坊有生意來往,故而一上岸立馬有聞訊趕來的染坊東家跑來問候。

寒暄中,盛言楚透露開春還要從虞城進一批染料,幾個東家頓時笑開,紛紛拱手說不耽誤盛言楚和衛敬敘天倫之樂。

進了虞城衙門,程春娘自是去後院尋杜氏說話,盛言楚則跟著衛敬進主院。

衛敬將柳持安大年初一送來的布帛進賬攤開給盛言楚看,微笑道:“這姓柳的真有意思,都說銀貨兩訖,虞城的湘繡布帛還沒交貨他就將今年一整年的銀子都送了過來,足足三萬兩呐,這可不是小手筆。”

裝銀票的木匣中還有一封問候信,盛言楚展開信粗略看了,信上的那些巴結話語斷不是老實的巴柳子能說得出來的,但筆跡卻是柳持安不假。

“三萬兩的湘繡布帛…”盛言楚將信放好,似笑非笑道:“義父,這麽大的量都夠西北百姓人手一件衣裳了,您說柳持安到底是什麽身份?難道西北也興咱們這的皇商一說?”

金家將皇商做到鼎盛時期也沒能壟斷嘉和朝所有的產業,柳持安一上來就將西北的布帛包圓,這般大的氣勢非尋常人能有。

衛敬:“此人我派人細細查過,身份的確有疑。”

虞城建在水上,一入冬比京城還要冷,盛言楚在地板上站了一會後就感覺腳底生寒,忙脫了鞋襪和衛敬鉆進燒暖的床褥裏頭。

虞城不適合鋪火炕,冬天只能靠縮在塞了湯婆子的暖被裏取暖。

手烘熱後,衛敬這才接著道:“西北蠻族並不興我朝姓氏,那柳姓我倒找到了根據,距西北玉山皇城不遠的的地方有一柳氏部落,雖以部落形態生活,但那些柳姓族人是我朝百姓,至於柳持安這人,柳氏族譜中並沒有。”

盛言楚慢慢斂起笑容,所以柳持安這個名字也是假的?

“八成是假的。”衛敬道,“柳氏族人是獵人後代,雖是我朝百姓,但他們鮮少有人擅講我朝官話,我派去的人回來稟報說柳氏一族已經漸漸西北化。”

“柳持安的官話講得十分要好,不太像是柳家人。”衛敬頓了頓,又道:“你先前說有個叫巴柳子的男人和你娘…”

盛言楚靠墻抱著膝窩在床頭,聞言悶悶道:“巴柳子就是柳持安…”

衛敬卻搖頭,悠悠道:“其實巴柳子確有其人,並非是柳持安…”

盛言楚猛地擡眸,大吃一驚:“義父說笑吧?我跟巴柳子打過不少交道,柳持安身上有巴柳子的影子,這會子怎又冒出一個巴柳子?”

衛敬不急不緩地說:“巴柳子絕對不會是柳持安,巴柳子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死了,我百般打聽才聽到一些事,那巴柳子是個老實巴交的跑商,常年在南域地界做小生意,十年前南域和我朝交戰,巴柳子就死在其中…”

饒是這樣,盛言楚還是滿心疑惑。

“義父,我敢確定我認識的巴柳子就是柳持安。”

頓了頓,盛言楚還是將心中疑慮說了出來:“柳持安是西北人,而巴柳子死在南域,這兩人無緣無故怎會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