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三更合一】 程以貴、……(第2/7頁)

盛言楚看著周蜜認真慈善的模樣,面色松動了些,緩緩道:“我這人一向不喜歡壟斷,擒文齋是老字號,都說爛船敲敲打打還有三斤鐵…這樣吧,我給你一句實心話,只要擒文齋不搗亂,我盛家絕不大魚吃蝦米。”

周蜜聞言哽咽了下,拱手行了個文人禮:“多謝。”

古代可不講究盛言楚這種反對壟斷的思維,很多產業一家獨大的現象很多,擒文齋靠山被撤,名聲下滑,此刻正是砍收擒文齋的絕佳機會,但盛言楚沒有。

之所以不收購擒文齋,是因為擒文齋現在亂作一團,盛言楚沒心思去接手這樣的鋪子。

盛家鋪子剛剛新起,這時候將擒文齋吞咽進肚,會讓其他墨石鋪子感到恐慌,誤以為盛家胃口大,吞並擒文齋後,說不定下一個就是他們。

盛家近幾日生意的確賣得好,但到底是墨石屆的新人,一上來就將擒文齋滅了,很容易導致其他墨石家族聯手對付盛家。

這就是盛言楚不針對擒文齋的最大原因。

但前提是擒文齋不招惹他。

生意場上講究有來有往,擒文齋若惹他,他還是要反擊的,這道理周蜜想必也懂。

周蜜現在只能祈禱那對狗父子別再胡來了,他能求盛言楚放擒文齋一回是礙於臉面,情分這東西消耗的快,多來幾次周蜜這份新工作怕是不保。

-

中秋節後不久貢院門口就擠滿了人,三年兩場的院試放榜終於來臨。

盛言楚得以清閑一天,便邀上夏修賢和應玉衡等人來鋪子後院吃鍋子。

中秋一過,京城的氣溫就像連夜打了霜一樣,突然變得涼意颼颼。

日頭嫩下來後,吃熱騰騰麻辣鮮鍋的人越發的多,盛言楚領著夏修賢等人過來時,鋪子裏壓根就沒空桌,連吃小窯罐站立的腳都放不下。

不得已,幾人只好坐馬車去城北甜水巷子。

一下車,李蘭恪人都傻了,指著站在巷子口拎著小窯罐吃飯的兩排人:“楚哥兒,還有地兒讓咱們吃嗎?”

“怎麽會沒有?”盛言楚挑唇,“跟上。”

甜水巷前門人太多,盛言楚便帶著幾人去後院,石墻將盛家小院劈成兩半,石門一關,鋪子前院的喧鬧瞬間被阻攔。

應玉衡是江南水鄉之人,口味本該以清淡為主,自從吃了盛言楚家的鍋子後,應玉衡的口味自此一去不復返。

李蘭恪是京城本地人,吃慣了甜菜,陡然吃火鍋吃不消,但又愛吃。

夏修賢甜辣不挑,既是這樣,盛言楚便讓他娘備了一口麻椒鍋,另給李蘭恪單獨準備了幾樣蔬菜甜釀。

秋季是吃蟹的季節,可惜盛言楚來得不巧,秋蟹膏肥,鋪子裏的螃蟹才端上來就被食客一搶而空。

“吃河蚌肉吧。”程春娘麻利地用小刀片了幾碟子白嫩的河蚌肉,笑道:“都是才從河裏打撈上來的,你們嘗嘗。”

從虞城回來後,程春娘將一門心思放到了吃食上,這些天鍋子鋪陸陸續續上了好多聞所未聞的吃食。

就好比盛言楚面前這碟青苔。

夏修賢筷子頭夾起一小塊青苔片,驚疑不定地問盛言楚:“楚哥兒,你確定這玩意能吃?”

盛言楚噎了下,他沒吃過。

程春娘端了個小鐵盤過來,見四人對桌上的青苔無從下手,當即笑出聲:“青苔要烤著吃,我特意讓阿虎去鐵匠鋪打了這種鐵盤,喏——”

火石點燃,往小火爐裏丟幾塊炭,架好鐵盤燒熱後就將洗幹凈的青苔往上烤。

青苔餅捏得很薄,烤一會上邊就躥出幾縷矮矮青煙,程春娘平時都是用手直接鉗起翻邊,今日兒子幾個同僚在,程春娘講究地拿了雙筷子去夾。

青苔裏的水汽蒸發後,青苔餅身就變得格外的脆,貼著鐵盤的那面須臾就烤至金黃,筷子輕輕一夾就能聽到脆響。

待兩面烤制酥脆後,盛言楚拿起幾片揉碎灑在碗裏,拌上醋和肉丁,就著鍋子裏汆趟的酥肉吃,又香又爽。

李蘭恪見盛言楚吃得歡,便按程春娘的指示,將烤幹的青苔片蘸了鹽巴後塞進甜口菜釀裏吃。

青苔除了能烤著吃,還能切成細末和雞蛋攪拌,用不著加太多佐料,只需撒一丟丟鹽巴和蔥花就行,拌勻後倒進燒紅的鐵盤內煎。

不一會兒,色澤黃綠交加的青苔蛋羹就出鍋了。

木勺撇一小塊丟進嘴,青苔的藻味混著鮮香的雞蛋氣息在嘴裏炸裂,盛言楚還是頭一次吃青苔,因是新奇的菜式,一口氣吃了三張青苔蛋羹才歇。

青苔常年長在清流之下,富含很多維生素,像盛言楚這種天天坐那批文書的年輕人,其實該多吃一些,古代保健品少,一般人都是吃藥膳,但是藥三分毒,還是吃青苔比較方便且劃算。

幾碟子青苔或烤或煎著吃完後,程春娘便將石桌上的鐵盤收起來,盛言楚看了眼桌上的生肉片,笑道:“娘,這鐵盤先留下,我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