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三更合一】 好好一個……(第4/6頁)

說話的小姑娘噘嘴:“我只在家裏說說而已…”

“家裏也不準!”李婉杠上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眼說個不停,這邊,華宓君胸口起伏,絞著帕子直言:“我才不怕進大獄呢!若非老祖宗攔著,我今夜殺進華家砍了他們都行,事後也用不著京兆府給我定弑父的罪名,我直接在華家找根大梁吊死了事!”

“宓姐兒…”小姑娘們紛紛變了臉色。

華宓君泫然欲泣,咬緊嘴唇。

躲在矮木後邊的盛言楚能清楚的感知到華宓君此刻的決然和恨意。

“那華琦雲如此大張旗鼓的選夫,不就是想趁著官家還在位時好擇一顆大樹乘涼嗎?哼,我偏不讓她如意,她十九那日過生辰,我定要備份厚禮上門!”華宓君咬牙切齒地說,“唐氏母女想踩著我娘的枯骨過人上人的好日子,門都沒有!”

“我陪你去。”李婉眼睛堅毅,“左右我已經定了親,去見那些公子哥想來老祖宗不會責怪我。”

華宓君嗚咽點頭,其余幾個年歲小的姑娘忙上前哄,許是外頭的風大了,幾個女孩子禁不住傍晚的涼氣,不一會兒便相邀離去。

-

盛言楚一出李家大門,小廝便將盛言楚蹲在矮從的事說與李老大人聽。

李老大人剛聽了李蘭恪的課業,聞言呷了口茶,慢條斯理道:“算那小子有點眼力,擱旁人遇見了咱家的姑娘,就跟蒼耳沾了羊毛一樣,甩都甩不掉。”

李蘭恪:“那些攀附咱家的人,沒幾個真心實意的,要麽沖著爺爺您的名聲來的,要麽想借著咱家的勢好在朝堂行走。”

李老大人冷哼:“做他們的春秋大夢去吧,我宓姐兒多好的一孩子,襄林侯竟跟老夫開口,說要將宓姐兒送到太子身邊做良娣?!”

頓了頓,李老大人用力地提著拐杖點地,破口大罵:“誰稀罕做東宮良娣!說來說去不還是個姬妾嗎?我宓姐兒是我李家的嫡親孫兒,她娘在軍中至今還享有軍俸,為朝廷賣命多年,到頭來女兒卻要去做妾?老夫就是豁出去這條命,就是死也不會答應這樁親事!”

李蘭恪冷著面孔跟著罵了一通,忽道:“可宓姐兒從小沒娘親在跟前教養,上頭又有那麽一個爹,日後這親事怕是極為坎坷…”

京城世家娶媳婦十分講究,除了八字要合,還要看是否有親娘教養,尤其是娶回家當長媳正妻的,最為看重這點。

畢竟要撐家族的臉面,若迎一個幼年失恃的姑娘進門,家族會因此蒙羞。

就因為這道檻,華宓君長至十四歲還沒有說親,李老大人今年之所以沒回老家,其一是為了李蘭恪的科考,再有便是焦心華宓君的婚嫁之事。

“這兩日老夫正在尋摸好的人家,不拘什麽高門家室,只要能對宓姐兒好就成。”

李老大人口氣軟綿無力:“倘若念和在世,應該也會同意老夫的做法。”

少將軍李念和去世那年,李蘭恪已經記事,回想起姐姐渾身是血的倒在李府外的淒慘畫面,李蘭恪赤紅了一雙眼,雙手發抖:“華正平簡直妄為讀書人!妻室再怎麽不喜,也不能下那般狠手,好歹姐姐懷著他的孩子呢!”

李老大人不可置否的冷笑:“人人都說讀書人最為薄涼,然我李家代代都是書生,也沒見有人學華正平殺妻滅子。七出之罪,哼,他那寵愛有加的小妾又有什麽婦道之言?忤逆念和,獨攬華家大權,還將女兒養在身邊,這又是什麽道理?”

李蘭恪唉聲嘆:“若不是官家護著她,她哪裏有現在的地位,那華家將她捧得高高的,並非只因為華正平寵她,畢竟唐氏年歲已不小,再好的顏色也終有逝去的一天,然華家日復一日的待她好,都是因為宮裏那位罷了。”

說起老皇帝,李老大人臉色晦澀難耐,語音清顫:“當年先帝派老夫去東宮的聖旨下發後,朝野上下皆笑話太子,言及太子有了老夫這個夫子後若還不上進,怕是要失儲君之位。”

往事如煙,再提時,李老大人老的牙都掉光了,而那個被世人看笑話的太子榮登龍椅後穩當當的做了一輩子的皇帝。

“爺爺,”李蘭恪斟酌了下,最終還是問出了口:“若您料到皇上如此待您,您當年還會用心教授於……他嗎?”

老皇帝不是中宮所出,亦不是寵妃之子,當年之所以坐上皇位實屬巧合。

原本立得儲君尚武,當今皇帝十五歲那年,儲君戰死在南域,噩耗傳到京城後,先帝罷朝三日,就在這時候,其余幾位虎視眈眈的皇子開始對太子之位起了微妙心思。

先帝正哀痛長子的慘死呢,聽聞底下幾個兒子暗中較勁爭搶太子,先帝大約是被喪子之痛沖昏了頭腦,竟叫侍衛將那幾個皇子連夜扔進了水牢。

水牢裏蛇鼠堆滿山,皇子們嬌生慣養哪裏受得了那等苦,關了三天後,待先帝從長子靈堂裏走出來時才想起皇子們還關在水牢之中,遂著人去看,然而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