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更合一】 凍死人的……(第3/7頁)

正在研墨的盛言楚倏而擡頭望向對面,官差還沒走遠,聞聲大步走過來,也不過問盛言楚的意見,二話不說就將盛言楚的小屏風舉到半空。

“你們且瞧真切了,此子用得是白油紙,這種白油紙斷不會擋住外邊的視線,只有這種油紙方可立屏風置於桌上,而你們采買的黃油紙只能遮屋頂雪雨,旁的地方不能用,可聽明白了?!”

廢話不多少,官差將小屏風還給盛言楚,臨走前還用力的將木棍往土門檻裏插了插,固牢後官差方走。

盛言楚感激一笑,他的力氣遠遠比不上這些常年習武的官差,之前他還擔心風大了會不會刮跑小屏風,如今經官差這麽使勁一插,此時便是龍卷風來了都不用擔心。

官差一走,貢院大門口傳來一道激昂的叫喚聲,聲音一路往盛言楚這邊跑,只見一人邊喊邊敲:“…會試第一場正式開始…”

聲音渾厚震撼,傳到貢院四角後,站在巷道門口的文官手一揮,立馬有書吏端著還未拆封的考卷走了過來。

為了防止這些書吏和舉子們勾搭舞弊,每個書吏身後都配對了一名冷面侍衛,若有舉子膽大到跟書吏說話的,侍衛紛紛拔刀震懾。

須臾,偌大的貢院只能聽到腳步和拆封考卷的聲音。

一拿到考卷,盛言楚便知巡邏的官差不會無緣無故的往考棚裏張望,為了寫字時稍微暖和些,他悄悄從小公寓裏拿了個湯婆子放在並攏的大腿上。

審題時,他就將雙手放在暖暖的湯婆子上捂著。

嘉和朝會試的難度比鄉試要難好幾個度,盛言楚拿到考卷率先將題目看了一遍,看完後就一個念想:老皇帝真會折磨人。

第一場就來了一個天大刺激,二十來張的考卷,有一半考得都是去年年底京城發生的時務,其中就有西山書院的案子。

望著考卷上明晃晃寫著‘臨朔郡西山縣西山書院’等字眼,盛言楚不由扶額,這下好了,他所在的臨朔郡將要在大江南北‘出名’了。

情緒波動厲害的當然不止盛言楚一人,西山縣舉子看到考題後,先是怔楞,揉揉眼再看時只恨不能裂個地縫鉆進去永世不出來。

皇上命吏部將西山書院的案子印在會試上,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皇上認為西山書院等人所做的事令人發指,不然不會特意搬到會試考卷中。

這般毫不遮掩的讓天下舉子議論西山書院犯下的罪過,可見皇上已經厭惡了西山書院,這樣一來,那些出自西山縣的舉子們還能躍龍門高中貢士嗎?

但凡批閱官有眼色,都不會讓西山縣的舉子名單呈送到皇上跟前。

還沒開考就預料到落榜結局的西山縣學子們臉色大變,有一個承受不住此等打擊的當場心悸發作暈了過去。

有人愁,自有人喜。

從前被西山書院嘲笑過的其他書院的舉子大呼蒼天有眼,熱淚盈眶地拿起筆唰唰唰的在考卷上落下長篇討伐西山書院的言辭。

盛言楚卻沒著急動筆。

第一場除了考時務題,還有不少四書五經題以及策問。

後者略微簡單些,盛言楚選擇先做策問,花了一天半的時間做完策問後,他這才開始寫時務題。

在京城溫書的這段時日,盛言楚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寫時務題時得換位思考,不能帶入太濃厚的個人感情。

好比那群被西山書院坑害過的學子,一口氣寫下好幾張斥責西山書院的文稿,可寫這些作甚?給皇上看嗎?

皇上已經殺了周松,抄了劉全,再看這些學子鏗鏘有力的文章幹嘛?是覺得皇上沒氣夠嗎?

何況洋洋灑灑地寫一通檄文痛罵西山書院此舉根本就不是皇上想要看的,這樁案子之所以出現在會試第一場,以盛言楚的經驗分析,他覺得出題者意在詳問他們這些考生有什麽法子能阻止西山書院這種事發生。

不過,盛言楚認為他大可以再大膽一些去想,吏部出這道時務題也許更想看到學子寫上如何整頓貢院秩序的條陳。

思及此,盛言楚拍拍臉頰試圖讓自己清醒一些。

一旦他按照這個思路去答題,那他寫出來的內容就會和大部分舉子的答案大相徑庭,假使皇上只是單純的議論西山書院案例,那這道題他就寫得大錯特錯。

轉念一想,若皇上和他心意相通呢?

這種概率不好猜,糾結半天後,盛言楚緊蹙著眉頭執筆書寫。

正要寫時,盛言楚忽而焦慮起身在窄小的考棚裏來回踱步了數十趟,隨後鼓起腮幫子吐了口濁氣,握緊拳頭沉思片刻後,他再次坐回書桌。

湯婆子裏的水早已經涼了,然盛言楚心裏想著事,竟不覺得考棚裏有多冷,將溫度降下來的湯婆子扔回小公寓後,他開始斟酌字句答時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