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三更合一】 程有然!……(第4/6頁)

“為了嫡妹不落入潘大人手中,同僚草草的將嫡妹嫁了出去,潘大人得知此事後,冷了我那同僚一月有余,後來……後來就出了校勘經筵典禮文書的事……我那同僚不堪此等折辱,竟尋了短見。”

盛言楚聽得心一揪:“救回來了嗎?”

“救是救回來了,只是——”

夏修賢大手捏了把自己的脖頸,艱難地喘氣:“他這兒落了道深深的疤痕,嗓子徹底壞了,之前在翰林院他最愛和大夥說笑,如今幾天蹦不出半個字。”

盛言楚不由自主的跟著摸摸自己的脖子,心酸道:“他變成這幅模樣,想來明年開春留館留不成了吧?”

夏修賢悶悶點頭:“翰林院有潘大人在,他便是能留下來恐怕也不想留,糟心人糟心事一堆,他留在翰林院找苦受作甚?還不如早早遞了折子外放做個小官。”

“修賢兄你呢?”盛言楚雙目微闔睨著盞中水裏輕顫的姜片,復又問道:“修賢兄日後可還想留在翰林院?”

其實盛言楚想說既然這麽累,不若外放出去,去六部做主事也好,或是去地方做縣令也好,總比呆在壓抑的翰林院要好。

但這種人生大事,盛言楚不想插手太多,一旦夏修賢聽了他的建議遞折子外放做官,日後若是混得好,兩人自然能嘻嘻哈哈的再次相見,若混得還不如翰林院呢?屆時好友成仇敵也不是不可能。

夏修賢如鯁在喉,他已經好久沒有跟朋友閑在茶館聊翰林院的事了,今日碰上昔日好友,夏修賢一時沒把控住心裏的傾訴欲才說了這些雜七雜八的瑣碎事,本以為會聽到盛言楚厲聲勸他離開翰林院的話,熟料盛言楚一句多余的話都沒說。

不說也好,說了他更焦心。

“我自然是想留在翰林院的。”夏修賢如實說,“翰林院的上司並非都像潘大人這般睚眥必報,戚尋芳戚大人就十分的友善。”

說到這,夏修賢露出了進姜茶攤以來第一個歡愉的笑容。

“戚大人主持咱們郡鄉試歸來後,曾當著我等庶吉士的面對一盛氏學子贊不絕口,我一聽便知那人是你,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戚大人顧及你是衛大人的義子,他們二人都是咱們郡的鄉試官,為了不落人口實,戚大人才沒收你做他帳下的學生。”

盛言楚對戚尋芳的印象很不錯,笑道:“戚大人用心良苦了,鹿鳴宴上戚大人一口氣收了鄉試經魁余添以及昌余書院的裘和景兩位不可多得的大將,說起來這兩人並不比我差多少。”

經魁余添是誰,夏修賢並不感興趣,令夏修賢不喜的是‘昌余書院’四字。

“這昌余書院竟也有好苗子?”

盛言楚曾在信裏和夏修賢激情斥責過‘縣令吳記販賣秀才文書給昌余縣’的事,受盛言楚字裏行間的影響,故而夏修賢對‘昌余書院’十分憎恨。

想起鄉試期間昌余書院對靜綏書院那副小心翼翼呵護的姿態,盛言楚嘴角上揚,將那日他在深林水池中偷聽到的話和夏修賢說了。

夏修賢樂得握拳抵唇發笑:“一群憨貨……”

“若有人真要害咱們靜綏,他們昌余書院能替咱們擋住?嘁,陰謀陽謀無處不在,躲不幹凈的。”

盛言楚將胳膊搭在椅把上,直盯著夏修賢,興味道:“話雖如此,但事在人為。西山書院的事不用我多說,想必京城前段時間傳開了吧?”

夏修賢點頭:“兵部左侍郎女婿周松涉嫌謀害貢院秀才一案,早在九月底就被朝廷革職下了大牢,臨朔郡那邊人證物證具在,周松賴不掉罪名,如今刑部已經下了定奪,將在十一月中旬斬殺周松。”

遲疑了下,夏修賢定定的看向盛言楚,不由忠告一聲:“斬殺周松,斥責兵部左侍郎大人的聖旨是翰林院草擬,翰林院的人那幾日都在說衛大人這一狠招斷送了周松的性命,那他義子勢必要成為侍郎大人的眼中釘……盛小弟,你可得當心啊。”

盛言楚斂起笑容,薄唇抿成一條線,良久方道:“多謝修賢兄提醒,這樁事我一直留心著呢。周松問斬日子漸近,想來那位侍郎大人此刻沒心思找我的茬,怕就怕他秋後算賬,屆時擾了我的會試……”

夏修賢肅了神色:“暗箭難防,此事你在暗他在明,還真是棘手…如今只盼著衛敬衛大人開春能從臨朔郡調到京城了,只要衛大人在京城,想來那侍郎大人不敢將你如何。”

盛言楚拿著瓷蓋不緊不慢地波動盞中的姜片,淺啄了一口後,輕笑罵道:“瞧你這話說的,似是我遇上事都不能自己獨當一面了?”

夏修賢怔松一下,旋即笑開:“有樹給你乘涼你就夢裏樂吧,像我這樣孤身一人在翰林院打拼的,最為受罪,你瞧瞧我的手——”

說著,夏修賢將右手小拇指側邊翻過來給盛言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