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三更合一】 啟程去京……(第4/7頁)

馬明良差使鴇娘帶著妓子去盛家鬧得事很快在靜綏傳開,書院的書生們看馬明良的眼神瞬間變了樣。

“平時看他一副老實人的模樣,沒想到毒心如此大。”

“可不嗎?當年他不敢下場,還是盛言楚好心勸得他,他不感激便也罷了,怎能反咬一口呢!”

“得魚忘筌,得兔忘蹄,怕是早就忘了盛言楚當初對他的恩情。”

“便是忘了也不能背恩忘義啊!盛言楚才考中舉人,如今外頭多少雙眼睛盯著他看,這節骨眼上若是納妓子做妾,莫不是想讓盛言楚死不成?”

……

走廊上,書生們討伐聲不斷,不遠處葡萄架下站著的馬明良怒目橫眉的盯著書生們看,表情陰鷙又可怖。

王永年繞過垂花門走進來剛好看到這一幕,嘴角揚起一抹諷笑:“喲,許你馬明良害人,就不許旁人說你嗎?”

王永年幸災樂禍的話瞬間令書生們回頭,馬明良避閃不及只能站到亮處,幾目相對之下,馬明良卻先惱了,上來就大聲斥責書生們在後背說人閑話妄為君子所為。

“君子倒是坦蕩蕩,可你馬明良是嗎?”書生們反口質問。

馬明良羞慚的說不出話來,書生們的嘴可不止一張,當即七嘴八舌的問起馬明良為何要對盛言楚恩將仇報,問及是否是嫉妒心作祟時,馬明良哽著脖子漲紅了臉直搖頭說不是。

王永年就愛看馬明良吃癟,扭頭就沖外邊喊馬明良之所以使計陷害盛言楚不過是嫉恨盛言楚高中舉人,王永年一聲高叫,一下引來書院大半的書生,望著一群人厭惡的指指點點,馬明良只恨沒有一條地縫讓他鉆。

書院的事,自有盛允南打聽後說給盛言楚聽,盛言楚冷哼了兩聲沒搭腔,就在盛允南以為盛言楚好脾氣的不跟馬明良計較時,盛言楚邀請書院同窗一同落座的慶功宴上,連齋夫都收到了草帖,唯獨缺了馬明良。

自此,盛言楚算是跟馬明良真正的一刀兩斷。

-

九月十三,盛言楚搭著馬車回了趟水湖村。

盛元勇點了大爆竹迎接盛言楚進村,爆竹聲震耳欲聾,噼裏啪啦聲吸引著十裏八鄉的人都過來看熱鬧,那一天,盛氏祠堂的香火燒了整整一個上午,煙霧繚繞的幾丈遠都看不清人臉。

舉人宴設在盛元勇家,光吃飯的桌子就擺了不下四十來桌,盛言楚常年不在村子裏住,好些人他面生的很,問程春娘,程春娘笑眯眯道:“娘也認不全乎,你就看年紀喊人總歸沒錯。”

盛言楚嘖了下,望著一波又一波上來恭喜他的村民,他只能硬著頭皮看著年紀喊人,中間還鬧出一個小烏龍,一個白發蒼蒼的盛家老者見盛言楚喊他爺爺,當即嚇得膝蓋往下一跪。

原來按輩分算,那老者和盛允南一樣該喊盛言楚一聲叔叔才對,如今顛倒了喊,可不得把老者嚇一跳。

這是要折壽的呀……

經過上回盛言楚的敲打後,盛氏一族在盛元勇的帶領下,越發的好了起來,至少舉人宴上族人沒有再因為掛田和盛言楚討價還價。

人是群居動物,這也是為什麽當初盛言楚沒有放棄這群族人的原因,官家最忌諱的就是身後沒有族群的人,因為這樣的臣子了無牽掛,若是正人君子,自當是朝中忠貞不二的人,但若有邪心,這類孑然一身的人最容易結黨營私毫無顧忌。

所以盛言楚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離開盛氏一族,好在盛氏族人還沒淪落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想要馬兒跑得快,前邊不給草不行,為了讓族人不出幺蛾子,盛言楚拿出了一部分舉人的掛田份例。

這些族田除了收進盛氏義莊,剩下的會按戶分給盛氏每一家,算下來一家能攤半畝田的免稅,可別小瞧了這半畝田,要知道嘉和朝的田稅忒高,收成若好,半畝田能節省一二兩銀子。

再說了,義莊族田的銀子全拿出來給盛氏一族孩子讀書,一年到頭盛氏族人不用出一個銅板就能供養一個讀書人,此事傳到外邊後,其他村子的老百姓羨慕的眼珠冒血。

盛氏一族這才意識到族中出一個舉人老爺的好處,誰也不敢輕易的再去得罪盛言楚,因為他們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只要盛氏有盛言楚在,那他們所在的盛氏一族就會緊跟著水漲船高。

族人中有幾個腦筋轉得快的男人,暗道這年頭想要出人頭地還得讀書,因而在宴席結束後,幾個男人追著盛言楚問起讀書的技巧。

盛言楚聞言詫異,沒想到幾年沒見盛氏一族的人覺悟竟變得這麽高,欣慰中他手一揮將族裏適齡的孩子都喊了過來,趁著興頭他將這些年積攢的讀書心得一字不落的跟他們說了,有人睜著眼打瞌睡,不過也有人聽得津津有味。

-

回靜綏的路上,程春娘笑得撫肚,盛言楚摸了摸鼻子,瞪著眼睛無辜的喊:“娘,啥事這麽好笑?”